回覆列表
  • 1 # 愛大海的聲音

    餘叔巖 京劇老生。名第祺,湖北羅田人。余三勝之孫,餘紫雲之子。餘叔巖在全面繼承譚(鑫培)派藝術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演唱技巧進行了較大的發展與創造,成為“新譚派”的代表人物,世稱“餘派”。誕辰:1890年11月28日,光緒十六年(庚寅)十月十七日;逝世:1943年5月19日,農曆癸未年四月十六日。餘叔巖幼從吳聯奎學京劇老生戲,辛亥革命後拜譚鑫培為師,譚授其《太平橋》中史敬思、《失街亭》中王平的演技。他認真鑽研京劇老生藝術,多方虛心求教。姚增祿、李順亭、錢金福、王長林、田桐秋、陳德霖、鮑吉祥等人,都是他請益的良師。王榮山、貫大元等人,都是他交流藝術的益友。業餘譚派老生研究家王君直和陳彥衡,在唱唸方面對他幫助最大,王君直曾介紹李佩卿做他的琴師。  餘叔巖幼時用“小小余三勝”藝名出演於天津下天仙戲院,紅極一時。變聲後回北京休養,後因病和倒倉回京,得其岳父陳德霖之助,向錢金福、王長林等學把子和武功,由姚增祿授其崑曲戲《石秀探莊》等。同時向陳彥衡、愛新覺羅·溥侗(紅豆館主)、王君直等人學譚派唱腔。在此期間他用心觀摩譚鑫培的演出,凡與譚氏合作過的鼓師、琴師乃至檢場人、龍套,他都一一虛心請教,技藝大進。並參加春陽友會票社,多方學習,用功不懈。1918年後,嗓音恢復,以叔巖之名重返舞臺。他充分發揮其學譚心得和本身特長,上演大量老生劇目,文武昆亂不擋,一舉成名,與楊小樓、梅蘭芳在當時京劇界鼎立而三,並稱“三大賢”,代表了20世紀20至30年代老生、武生、旦角的最高藝術水平。 餘派劇目基本同於譚派,代表作有《搜孤救孤》、《王佐斷臂》、《戰太平》、《審頭刺湯》、《清官冊》、《問樵鬧府·打棍出箱》、《盜宗卷》、《南陽關》、《寧武關》、《鎮譚州》、《定軍山》、《戰宛城》、《戰樊城》、《長亭會》、《摘纓會》、《黃金臺》、《太平橋》、《上天台》、《捉放宿店》、《擊鼓罵曹》、《陽平關》、《連營寨》、《空城計》、《武家坡》、《汾河灣》、《賣馬當鐧》、《珠簾寨》、《桑園寄子》、《託兆碰碑》、《洪羊洞》、《四郎探母》、《打魚殺家》、《御碑亭》、《打侄上墳》、《天雷報》、《二進宮》、《失印救火》、《烏龍院》、《烏盆記》、《翠屏山》、《打嚴嵩》等。他與馬連良、高慶奎並稱為京劇第三代的“老生三傑”。他全面繼承了祖父余三勝(第一代“老生三傑”之一),老師譚鑫培(第二代“老生三傑”之一)的豐厚傳統,特別深入地鑽研了集前輩技藝精華之大成的譚派藝術。他向許多文人學者學習詩詞書畫,還比較系統地學習了四聲、音韻方面的知識。憑著他的文化素養,在全方位掌握了譚派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又從博雅精深處尋求發展,達到了“出藍勝藍”的再創造境界,創立了自己新的藝術流派,世稱餘派。  因為體弱多病,餘叔巖自成一家後,活躍在舞臺上的時間並不長久,只有1917年到1928年十多年,但他的藝術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他曾分別和楊小樓、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同臺合作,加工演出了大量優秀的傳統劇目,將京劇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唱唸做打全面發展的藝術大師,而他的演唱藝術尤其膾炙人口。 從1918年餘叔巖重登舞臺起直到他的晚年,潛心鑽研學習餘派藝術之人足踵相接,絡繹不絕,包括祝蔭亭、吳鐵庵、楊寶忠、楊寶森、譚富英、王少樓、陳少霖、李適可、張伯駒、李少春、孟小冬、趙貫一、鄒功甫、陳大濩、範石人和其他許多名演員和研究家。親授弟子僅七人,即所謂“三小四少”:孟小冬、楊寶忠、譚富英、李少春、王少樓、吳彥衡,陳少霖,票友中則以張伯駒實得親傳。其中所獲最多者,在演員中當首推他的得意弟子孟小冬,研究家中以他的好友張伯駒為最。私淑餘派藝術,親身觀摩餘叔巖演出最多,並能在藝術上運用自然者,以李適可(止庵)最為著名。特別應當大書特書的是孟小冬,她對繼承、發揚和傳授餘派老生藝術,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她曾正式收錢培榮、趙培鑫等人為徒,儲存了許多餘派老生的珍貴藝術資料。孫養儂著有《談餘叔巖》一書,孟小冬為之作序,對了解餘叔巖家世、師友、弟子、演出、舞臺在其主要弟子中,除吳彥衡改演武生外,藝業皆工穩,各具有不同的特色。成就最高者為孟小冬,行腔吐字、舉手投足,均能酷肖且形神具備,於規矩中顯出功力,有清醇雅淡的韻味。其《搜孤救孤》、《失街亭·空城計·斬馬稷》、《捉放曹》、《奇冤案》、《洪羊洞》、《法門寺》、《黃金臺》、《御碑亭》、《武家坡》等劇皆 出色。譚富英以譚派嗓音唱餘腔,遊刃有餘,唱工戲質樸純正,淋漓酣暢,其快板之脆、勁、疾,最為出色。靠把戲更佳。唯做工不尚細膩。至晚年風格有較大變化。能戲有《奇冤報》、《碰碑》、《珠簾寨》、《四郎探母》、《定軍山》、《戰太平》、《南陽關》等。楊寶忠早期學餘較為全面,改業琴師後乃輔助楊寶森在學餘的基礎上發展了新的流派。李少春藝兼文武,唱做皆精,戲路寬博,且有許多獨特的創造。青年時期摹學餘派藝術頗有心得,《戰太平》、《洗浮山》、《定軍山》、《陽平關》、《擊鼓罵曹》、《八大錘》、《打魚殺家》等劇都能體現餘派風格。中年以後兼取馬(連良)派、麒(麟童)派的演唱特點,在創造人物方面有所突破,又排演大量新戲,如《雲羅山》、《響馬傳》,並較早演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等,唱、念、做均有新意。此外,私淑餘派藝術者遍及南北,南方如陳大劐、張文涓,北方有祝蔭亭、奚嘯伯等。票友宗餘者更多,如張伯駒、李適可、劉曾復、王端璞、趙貫一等均有較深造詣。合作者、灌片經過等方面情況,大有幫助,可作研究餘叔巖藝術生平之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特別愛挑刺要分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