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卷太郎攝影坊

    我不是很明白題主所說的“畫面感”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僅僅談一下自己對拍攝天空的一些建議。

    1、拍攝天空與地面的構圖比例把控要得當。

    單純拍攝天空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只有在其它物體的陪襯下才能體現天空的美感。最直接的對比參照物就是地面。首先應當將地平線拍攝平直,不要歪斜,那樣會讓天空看上去很彆扭;其次要合理分配天空與地面的比例,如果想要突出表現天空的壯闊,或者天空中雲彩的美感,那麼地面比例最好小一些,可以參照黃金分割比例,或者相機井字構圖參考線來劃分天空與地面的比例。

    2、天空的色調把控很重要。

    天空可以呈現出很多種色調,並不只有蔚藍,還有金黃、深藍、暖紅等不同顏色,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光照條件,不同的陪體襯托下,天空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樣子。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拍攝時機,善於分析不同拍攝契機。例如傍晚的晚霞拍出來肯定比大中午太陽壓頂天空氛圍更好;早上旭日東昇拍出來肯定比陰沉烏雲的天空更壯觀;滿天星辰的晴朗夜空拍出來肯定比漆黑一片的汙染夜空更漂亮;清澈晴朗,雲朵點綴的天空肯定比霧霾天空更好看。

    3、天空的陪體比天空本身還重要。

    沒有襯托就沒有表現力,天空雖然壯美,但缺少了陪襯的物體也很難表現它本身的美。除了上文提到的地面可以作為陪體外,還有很多物體可以作為襯托天空的陪體。例如人物、海岸線、雲、鳥類、飛機、地面建築、山川、植物等,在構圖時要善於利用陪體。

    4、對天空的曝光要恰到好處。

    由於不同時間段天空的光線變幻莫測,如果拍攝以天空為主的照片,需要精準曝光。測光的時候要以天空中的中間調為測光基準,不要對著強光,也不用對著暗部;遇到白雲較多的情況應該合理使用白加黑減的原則,適當降低曝光值;把握住寧欠勿曝的原則,不要曝光過度,否則後期也無法挽救。

    5、後期修圖必不可少。

    由於數碼相機的CMOS感光片拍出的直出照片通常比較發灰,拍攝天空這樣的題材,不容易體現出天空的色彩、細節,通常需要把照片匯入後期修圖軟體,對曝光度、飽和度、對比度等進行適當調整,才能把天空最佳的狀態體現出來。

  • 2 # 慢時光影攝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美麗的天空是我拍攝內容主題之一,曾有一段時間,下班後就拿起相機,去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可以說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下面就來說說我的經驗。

    一是學會挑選好時機

    一個好的拍攝時機能讓我們記錄下美麗的瞬間,如早上的朝霞,傍晚的夕陽,夜晚的星空。天空的瞬息萬變,可能前一秒還是大太陽,後一秒就傾盆大雨。而最容易出現漂亮雲彩的是雨後太陽的晚霞,那個美簡直可以說是魔幻,見下圖。這就要我們保持一顆敏銳觀察的心,時刻留意天空雲彩動向。

    二是做好構圖

    構圖對於一張照片相當重要,我們常用的三分構圖,如果是拍天空,那麼天空可以佔據三分之二,或者直接拍天空,雲彩佔三分之一,看起來更有層次感。當然還有其他的構圖方法,這個就得看個人日常積累了和運用了。

    三是巧用地面元素

    地面的元素有很多,如傍晚地面的燈光,或者地面的倒影等等來豐富你的畫面,利用可以利用的元素,讓照片看起來更飽滿,更有味道,對現實美景的記錄。

    四是巧用廣角或照片合成

    為什麼推薦廣角呢?當然是能記錄更寬的畫面啦!天空那麼寬闊,記錄更廣的畫面更能體現畫面的美感。

    為什麼不用手機的全景?你試試拍出來看看那效果就知道啦!曝光不一致,記錄的光線部分過曝。上一張合成照片

    五是開啟HDR功能

    開啟HDR功能的好處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它能記錄更多的細節,讓雲彩看起來更有層次感!大家自行嘗試,比如手機拍的這張

    六是延遲攝影功能

    會動的雲彩有沒有畫面感?找個三腳架,試試對著天空的雲拍一段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班語言兒歌《小白鵝》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