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袁風雪
-
2 # 跪射俑
美國現在肯定是世界第一,他有11艘航母,其中10艘尼米茲級核功力航母,1艘福特級核動為航母。
中國現在有2艘航母,均是常規動為,中國正在奮起直追,據張召忠將軍說:解放軍要配備5艘航母,保證有3艘能24小時遂行任務。這與我軍的戰略有關,我們不謀求全球霸權,我們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3 # guozhongren
中美航空母艦設計建造能力從總體上說可以說是小學生與高中生間的差距,雖然也有個別技術相當,但整體水平落後甚大!英國則是大專生水平。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其甲板整體形狀呈“由”字形,“半平半翹”的不再安置影響航空作業的其他設施,徹底解決了停機區與起飛區“爭船頭”的問題,因此就設計水平而言,英國的航空母艦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而美國也擁有豐富的航空母艦設計、建造和使用經驗,其最新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到飛行甲板看似比較傳統,但已經最大限度的接近“由字”形了,而且非常聰明的將艦島向後移動了幾十米,這就使其艦島前部右舷停機區面積擴大,獲得了至少十二個“一站式保障陣地”,全艦共有18個“一站式保障陣地”,而尼米茲級整個右舷停機區的“一站式保障陣地”只有八個,全艦隻有12個“一站式保障陣地”,所以福特級航母的戰鬥效能是尼米茲的1.5倍以上。
我們現役的山東艦和遼寧艦,都脫胎於庫茲涅佐夫級,其中,山東艦是遼寧艦的中國產化改進版,主要立足於自主設計、中國產材料、工藝流程完善和艦體結構進一步適應性改進,雖然飛行甲板面積有所擴大,機構面積也有所擴大,好撐能夠比遼寧艦多裝50%的艦載機,但是由於飛行甲板整體佈局沒有改變,與遼寧艦和庫茲涅佐夫艦一樣,飛行甲板上依舊沒有“一站式保障陣地”,艦載戰鬥機至少要轉進三次技術陣地才能放飛,且至今我們沒有讓遼寧艦和山東艦公開其艦載機聯隊滿編狀態下的在航資訊,遼寧艦最多一次只攜帶了十架殲15和和六架各類直升機,山東艦隻攜帶的七架殲15和4架直升機,而庫茲涅佐夫號已經滿載艦載機聯隊(9架蘇33、16架米格29K、12架蘇25、8架卡-32)去過敘利亞戰場了,在實戰條件下打出了日平均80打擊架次的驕人戰績,須知美國尼米茲級後三艘在伊拉克戰爭中最高也就日平均90打擊架次的水平,而兩者艦載機數量為45:78,尼米茲級航母是庫茲涅佐夫號的1.73倍,關鍵是從其為印度改建的“超日王”號航母和其新展示的俄未來航母方案,都顯示出較為高超的航空母艦設計建造水平,關於“超日王”號的效能水平,我在《<關於中國003型航空母艦展望>一文的再補充論述》中有詳細的論述,就不多說了,總之,俄羅斯與美國在航空母艦設計建造能力方面基本處同一水平。
從飛行甲板用鋼材角度看,美國的HLSA115型鋼屈服強度達840MPa,環境溫度25度下既可加工焊接,俄羅斯的飛行甲板鋼,效能優於美國,屈服強度大於1100MPa。
中國的飛行甲板鋼型號為S-600E,屈服強度為690MPa,與美國的HLSA100鋼相當,加工效能則與美國的HLSA115鋼相當。
廣大網友關注的……嗯……認為最至關重要的航母艦載機彈射系統,中國的蒸汽彈射系統和電磁彈射系統已經進入工程樣機驗證尾聲階段,估計再用一兩年就可以設計定型,而設計定型以後,還需幾年以後才能上艦應用,這是由航空母艦設計建造週期決定的。
至於艦船用全電推進系統,我們也僅僅是完成了理論樣機的論證實驗,還沒有進入到工程樣機試驗階段。
在這兩個方面,美國要大大超前於我們,雖然福特號上的電磁彈射系統故障頻繁,但也是新系統,新技術應用初期的正常現象,並不能說明它的技術就比我們的落後,因為人家已經脫離了理論樣機和工程樣機階段,進入了實踐應用階段。
就簡單說這麼多了。
回覆列表
廣大軍迷間流傳著一句老話,叫做“外行看火力,內行看後勤”。就以海軍來說,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航母等具備強大戰力的大型水面艦艇身上,卻對補給艦等輔助艦船興致缺缺。實際上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你組隊的時候只有攻擊性角色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奶媽”一職,而綜合補給艦就是航母的專職“奶媽”。但是,世界上唯二擁有大型綜合補給艦的中美兩國,對它的態度卻似乎截然不同。
2017年9月份,中國海軍最新一代綜合補給艦901型的首艦“呼倫湖”號正式入役,這艘排水量達5萬噸的大型綜合補給艦航速也可達25節,比起美國先進的“供應”級綜合補給艦也不遑多讓。綜合補給艦是大國海軍的必備艦船,但這種噸位的大型綜合補給艦至今卻只有中美兩國擁有。其實,稱之為綜合補給艦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有失偏頗,它擁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名字——快速戰鬥支援艦。
那麼,快速戰鬥支援和普通的綜合補給艦相比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快速戰鬥支援艦是普通綜合補給艦的放大強化版,噸位更大速度更快裝載量更多火力更強,是航母編隊執行遠洋任務時的專業奶媽人選。綜合補給艦常有但快速戰鬥支援艦卻罕見,當今世界上擁有這類艦種的只有美國和曾經的蘇聯海軍,而901型的服役令中國海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這類艦種的海上力量。然而,這款建設遠洋海軍的必備艦船,中美兩國對它的態度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中國在緊鑼密鼓地建造大型綜合補給艦,巴望著第二艘901型儘早服役。而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卻選擇在去年讓兩艘先進的“供應”級快速戰鬥支援艦退役。按理說,美海軍擁有11艘航母,對快速戰鬥支援艦的需求應該遠大於中國海軍才對,為何反其道而行之,最後只保留兩艘“供應”級快速戰鬥支援艦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不假,但“滿世界溜達的航母”同時也意味著高昂的成本。美國一貫推行全球性軍事戰略,它的海外軍事基地遍佈世界大部分地區,而中國海外保障基地的數量和覆蓋範圍遠不如美國。因此,美海軍沒必要花費高運營成本維持龐大的快速戰鬥支援艦規模,保留一部分是最好的選擇。此外,美國的11艘航母都是核動力,不需要常規動力航母的燃料補給,只要不執行遠洋任務,平時對補給的需求不算太大。
至於其它國家,俄羅斯的大型綜合補給艦應該還在海試階段,沒有全球部署戰略的國家對大型補給艦的需求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