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將領的軍事素養和戰術水平是很高的,這都與這個國家“崇尚武力,軍人為上”的傳統是分不開的。從軍事角度來說,這些家喻戶曉的名將,不僅展示了卓越的戰術技巧,而且他們標準的軍人風範,讓人印象深刻。

    隆美爾就是他們其中的代表。他治軍嚴謹,訓練出的部隊個個驍勇善戰、以一敵百;他也是一隻“狡猾”的狐狸,倡導“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沙漠之狐”的稱號由此而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隆美爾參軍入伍,是其父親“逼迫”的。

    從小品學兼優的“學霸”,兇狠的個性是被逼出來的。

    1891年,隆美爾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其父親更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校長,母親出身於官宦人家,一家人倒也過得愜意、富足。隆美爾兄弟姐妹4人,他排老二,這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位置,反倒讓他更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從小瘦弱的隆美爾,很少大吵大鬧,喜歡看家裡的藏書,儘管性格有些內向,但非常聰明,對人友善。讓家人欣慰的是,他是幾個孩子中學習最好的,經常得到各科老師的表揚,開家長會是他父親最開心的一件事,可以得到各類獎狀。

    按照現在的標準,隆美爾是個標準的好學生、“學霸”。在吵吵鬧鬧的課堂上,只有他在專心聽課,按照老師的程序去思考問題,並能提出獨到的見解;下課後也總是獨自默默地回家。“不合群”,讓他成為“學渣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一次,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隆美爾回到家裡,父親看到後告訴他:“不能欺負人,但也不能任人欺負,必須討回來”。第二天,隆美爾去和打他的同學理論,直到對方道歉為止。然而,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做法,顯然阻擋不了他人的拳頭。

    終於,在與同學的一次毆打中,徹底被激怒的隆美爾咬著對方的耳朵鮮血直流,儘管對方求饒、老師勸架,但他就是不鬆口。所有的同學、老師都見識了隆美爾的“威武”,尤其是他“狼一般”兇狠的眼神。從此,再沒有人敢招惹他了。

    在父親的眼中,“書生氣”十足的隆美爾唯有身體強壯起來,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於是,不管颳風下雨,每天督促他出去跑步,鍛鍊身體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動”的科目。當然,在他潛意識中,以兇狠的手段是快速制服對方的有效方法。

    與“學渣們”不同的是,隆美爾的理想是當一位工程師。

    成績優異的隆美爾是個標準的“理科男”,對物理和機械有著偏執的喜愛和求知慾,經常找來各種資料學習,並不斷地向老師追問相關問題,以至於理科老師們見到他本能地想躲開。不管怎麼說,他對以後能夠成為一名工程師,更加嚮往了。

    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職業規劃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工程師並不是很好的職業。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與技術的結合,讓德國的工程師成為人們羨慕的職業,但社會地位依然不高。說白了,就是穿西裝的產業工人,沒有多大出息。

    與之相比,軍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享有各種特權,城市街道有軍車專用車道;在影劇院的包廂裡,只有中校以上軍官才有資格坐,甚至在菜市場,都有軍人優先通道。所以,他希望隆美爾憑藉學習好,能成為一名軍官。

    作為從教多年的中學校長,尤其是經歷了俾斯麥時代,讓他更加不希望兒子再做學問,留在小城鎮裡,而是成為一名軍人遊走四方、開闊眼界。換句話說,自己卑微的教書生涯,深感軍人職業才是最有出息的,並且能給家族帶來無上的光榮。

    但身體不好的隆美爾,從來沒有想過將來能成為一名軍人。儘管他的哥哥也成為了一名軍人,也絲毫沒有引起他的興趣。在“學霸”執拗的性格中,沒有什麼能改變他的初衷。但父親的堅持,還是讓他知道,“過來人”的經驗是寶貴的。

    隆美爾勉強同意後,讓其父親大喜過望。於是,開始託關係、給部隊寫推薦信,目的就一個,希望兒子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官。儘管隆美爾心裡還有一些牴觸情緒,但是家族的使命感讓他認為,父親選擇的這條路,也許會讓自己有個美好的前程。

    然而,在德國想成為一名軍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時各國的軍隊最講求火力突擊的作用,因此炮兵在德國陸軍中的地位最高。接到面試通知的隆美爾,跟著父親來到部隊,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面試官看到弱不禁風的隆美爾直搖頭,並當場拒絕他參軍的要求。

    他們接連又去了幾個報名站,都以同樣的理由遭到拒絕。其實,面試官的做法還是能夠理解的,一是,德華人的嚴謹是大家公認的,招收不合格的兵員,一定是追究責任的;二是,隆美爾的體格根本不適合部隊,訓練關都不一定過得去。

    更重要的是,參軍入伍的熱血青年很多,體格強壯的還招不完,根本不會考慮隆美爾。這樣的結果,反而激發了他堅韌的想法:原本還不太想當兵,越不讓當兵,越要當,而且還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隆美爾堅持和父親一道,去其他兵站試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父子倆的執著和真誠,感動了步兵團的面試官。隆美爾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一名軍官候補生。剛入部隊,周圍的戰友都對他投去了質疑的眼光,在他們看來,這一定是哪位高官的“後門兵”,戰友們的看不起讓他如坐針氈。

    “學霸”的最大優點就是,一旦發現哪科是弱項,就會千方百計地補上。在部隊的隆美爾知道自己的天分不行,身體素質差。於是,在訓練時加倍的努力,別人休息他訓練,再加上他善於思考、總結,在軍事技能方面,表現的一點也不差。

    作為隆美爾的上級,發現他是一個可造之材,而且文化方面更是佼佼者,希望他能到正規的軍事院校接受理論學習,於是將他推薦到但澤皇家軍官候補學校深造。不過,按照當時德國軍隊的要求,報考者只有貴族和富家子弟才有資格。

    這就是長期壟斷軍政要職,掌握國家領導權的“容克貴族集團”。顯然,隆美爾不具備這樣的資格,好在隨著德國擴充軍備,軍官學校的招收範圍擴大到中小資產階級。這下,隆美爾憑藉過硬的軍事技能和優秀的文化考試,成為軍校的一員。

    就這樣,隆美爾被父親“逼”進了軍隊,並且“小有成就”的上了軍校,開啟了他豐富多彩的軍人生涯。然而,當工程師一直是隆美爾耿耿於懷的事情。每個人最初的夢想,儘管不是最完美的,或者不是最成功的,但它對人的影響是最大的。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用縫紉機斷線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