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kd

    高山流水》講的是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這首曲子柔內有剛,靜中有急,給人以定心定神的感覺,明確地體現了自然生靈的安寧,與世隔絕的仙境,不摻雜任何煩惱憂愁。”本曲音調舒緩,猶如水花飛濺,高山流水,韻律和諧,好像身臨其境,在此我想到古人彈曲吟詩,喝著美酒,對月當歌的情景,真是讓我感慨萬分。

    聽這首曲子,讓我感受到的不僅是為人的義氣道理,更給為了我一種平和心理的啟示,我們在人類文明的面前尚且無知,當你在黑夜聽完此曲仰頭夜空繁星的時候你會感慨我們在宇宙的面前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人生外物,親近自然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境界。

    我不知道作者在那個沒有多少外界誘惑的遙遠年代達到那種“超脫”,平靜,與自然和諧,與人情平和相處的境界是不是需要非凡的“敏銳情感”,但是我敢說在他們的時代,人與自然的矛盾依然是激勵無比的,要達到那種修養境界不是其人刻意的追索,而正是音樂本身讓他具有了那種意識。

    我們的社會現在被“浮躁”的氣氛籠罩,講求與自然,人情和諧的修養也幾乎只能成為一種一相情願的夢想,或者僅僅是人們意識中的一種遙遠的傳說。“快餐文化”,“商業文學”給幾乎所有的“作品”塗飾上了“流行”的印象,一時間我們在流行中卻找不到流行本身了。

    我們是渺小的,我們本身也已天生地丟失了“和諧”的潛質,只願望的是在知道了我們遙遠的同脈文明中曾有那麼一些追求“平和”,“完美”的人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不知道是為了他們自己,還是為了“啟示”我們的嘗試。我只能說感謝他們,並且乞願我們的後半生有更多的人能有機會躲在喧囂的城市的角落在黑夜裡看著天空聽這一首《高山流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F如何打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