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購質檢員小劉

    小時後看電影 給我們的感受就是武器差距太大 等現在長大了發現不是那回事 鴉片戰爭同時期 英軍在阿富汗2萬人全軍覆沒 在緬甸都戰死了1萬人 在美洲印第安人殺死的英華人都比大清多很多 請問這3個地方難道比大清武器先進 軍隊數量多 所以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那問題是哪裡了 看看當時洋人怎麼說 他們稱華人叫東亞病夫 和當時西亞病夫土耳其一樣的情況 國家生病了 現在看來中國得的病應該是睜眼瞎 西方都在玩工業革命了 我們還傻了吧唧的自己騙自己說自己是天朝上國 世界的中心 自己陶醉在想象的盛世中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 2 # 密探零零發

    只能說武器差距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其它原因也是很重要,例如人的因素、作戰方式等因素,都都不容忽視。一支從上到下都沒有決戰到底的軍隊,焉能不敗,清軍就是這樣的一群待宰的羔羊,數量雖然多,但沒有鳥用,更要命的是戰爭方式的的變化,清軍只能幹瞅著,沒有還手之力,無法發揮其軍隊人數優勢,只能被動挨打。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呢?

    清政府一直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英國,在清軍海軍方面,水師簡直就是小漁船,而英華人是蒸汽戰艦,差距之大,令人瞠目結舌,因此在鴉片戰爭中基本就沒有出現海軍交戰,只有清軍的陸軍與英軍交戰的局面。而清軍作為主力的陸軍裝備也夠差的,武器以冷兵器為主,火槍落後於英國,作為主要武器的大炮還是百年前的技術,射程、瞄準都不行,打不到英華人的軍艦,更要命的炮彈大部分是實心的,殺傷力太差,即使好不容易命中目標,也沒什麼鳥用,因此巨大的武器差距,是清軍傷亡巨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英軍的作戰方式,造成清軍無法發揮人數優勢,只能疲於奔命,幹瞅著沒辦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由於英軍人數太少,他們作戰目的就是逼迫清政府求和,開啟中國大門,因此他不在乎攻城掠地,只求把清政府打疼,逼其就範就夠了。因此,在鴉片戰爭中,英軍是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從南向北沿海一路北上,只打沿海城市,不深入內陸。而清軍的駐軍分散,為了阻擊英軍,不得不疲於奔命,更要命的是交通運輸不行,根本無法追上英軍的戰艦,只能疲於奔命,幹瞅著沒辦法。看似清軍有人數優勢,但無法發揮出來,每一個地方的守軍又有限,實際上清軍在實際作戰時,人數反而處於劣勢,再加上武器差距,損失慘重,令人痛心。

    最後一點很重要,人是決定戰爭勝利最主要的因素,而清政府從上到下都沒有死戰之心,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焉能不敗!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清軍很多人不好備戰,用手中的槍炮打擊敵人,搞什麼封建迷信,在戰爭上磕頭求神,更可笑的是企圖利用屎尿等汙穢之物來殺洋鬼子,可笑至極。再者就是清軍缺乏訓練,簡直就是一群拿了武器的農民,甚至還不如,他們上了戰場帶著兩把槍,一支菸槍是主要“武器”,而火槍只是擺設罷了,可想其戰鬥力有多差。面對英軍的進攻,簡直即使羊入虎口,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散作鳥獸,一鬨而散,空有人數之優勢,又有何用呢?一群失去了血性,沒有死戰之心的軍隊,只能面臨敵人的屠戮,任人宰割,當然也有像民族英雄關天培在這樣死戰到底,英勇抵抗英軍,壯烈犧牲的軍隊,但由於武器裝備和人數優勢,依然是損失慘重,落後就要捱打!

    還有就是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特別是清朝的統治者道光皇帝,舉棋不定導,猶豫不決,貽誤戰機,擾亂了軍心。當英軍一路北上,威脅北京的時候,他貪生怕死,屈辱求和,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我們看一下同一時期的其它國家,當年歐洲的義大利跟英軍一樣想要侵略衣索比亞,當時的埃塞爾比亞一個非洲國家,武器裝備更是落後,但是人家的國王發動全華人民,硬是拿著原始武器,打敗了義大利軍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避免了自己成為殖民地。有比較才有傷害,令人痛心呀!

    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在鴉片戰爭中,中英出現1:100的戰損,絕不只是因為雙方的武器裝備差距太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點粗淺的看法,還請各位大佬多多指正!

  • 3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清軍與英法的戰損比是1:100,就只是因為武器差距太大嗎? 在第一次廣州之戰,英軍陣亡2人,負傷10多人。清軍陣亡數人,在第2次廣州之戰,2000聯軍發動進攻,英軍傷亡17人,法軍傷亡7人,清軍傷亡450人。

    第1次大沽口炮臺戰鬥,聯軍2000人,戰船20多艘。聯軍傷亡89人,清軍8000人參戰,基本都被衝散。在第2次大沽口戰鬥,英軍1200人,死傷464人,法軍60人,死傷14人。清軍只損失百餘人。

    在第3次大沽口戰鬥,聯軍損失很大,英軍戰死17人,負傷184人,法軍死亡40人,負傷170人,合計損失400多人。清軍也損失了超過2000人。

    隨後就是張家灣戰鬥,4000聯軍對戰僧格林沁部隊,導致僧格林沁損失1500人,聯軍損失35人。到了八里橋戰鬥,大家就都知道了,清軍損失更為慘重。

    基本上,聯軍的損失是傷亡1000多人,清軍損失在2-3萬人。基本上是20-30倍的戰損比。清軍與聯軍的差距是多方面的,武器,戰術,紀律,訓練和軍官素養等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帶了最新型的76.2毫米口徑阿姆斯特朗野戰炮,是一種在美國南北戰爭大量使用的12磅大炮。這是可以發射爆炸彈的後裝線膛大炮。

    就步槍而言,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軍隊可以在150~200米距離進行線性覆蓋射擊,且命中率低下,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則可在300米以外進行線性覆蓋射擊。另外就是康格夫火箭的作用非常大。左輪手槍的大量配備則徹底,讓清軍無法進行近戰。

    為了加強防禦,在大沽口的清軍是3千蒙古兵和4700名八旗軍,在大沽口炮臺的白刃戰,清軍的滿蒙軍雖然敢於白刃戰,但是無法對抗英軍的刺刀和左輪手槍。清軍直隸提督也被英軍的左輪手槍打死。最後清軍在大沽口損失超過2000人,英法聯軍只損失400人。

  • 4 # 使用者52902808657

    你這一寫、覺得華人真的沒用、與人家打仗就是仗著人多勢眾、用人堆、用人堵槍眼、近代戰爭也確實印證了這一切!武器落後、單兵作戰素養的確與人家不在一個層次上。承認差距、找出差距、才能減小差距!

  • 5 # 怪蜀黍老囧曾

    不完全是,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劣勢,戰場、情報、武器和組織效率。

    武器不用多說,英軍已經進入燧發槍時代,配備了野戰炮,還有可以逆流而上的蒸汽船。清軍更多使用抬槍、笨重的前膛炮和冷兵器。須知,歐洲的冶煉技術早在明代就已經領先於亞洲,到清代的差距就更大。不過當時的技術差距還不能導致如此一邊倒的結果。

    組織效率上,清軍在南方主要是以綠營為主,輔之以省會駐防的少量八旗部隊。相比於北方常常面臨戰亂的邊軍,這些部隊由於沒有持續的威脅,只面對低烈度治安戰,腐化與墮落不可避免,比如吃空餉就十分嚴重。而英軍已經是近代軍隊,是可以在歐洲戰場的槍林彈雨中維持紀律和佇列的軍隊,並且還在歐洲陸戰中不斷完善。兩者組織效率已不在一個水平上。

    還有政治制度上,清朝的官僚系統出於推卸責任的目的,常常對於戰況進行選擇性地上報和抄送,而英軍和東印度公司則可以權責明確,形成合力。因此出現了英軍從廣州到廈門到舟山一路北上採取相同戰術,清軍軍政大臣完全不知道英軍會使用常見的迂迴戰術。

    此外,英軍從海上而來,具備機動性的絕對優勢,而清軍只能設點駐防,陸上機動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機動性差距帶來兩個巨大差距,其一是情報傳遞的時間漫長,道光皇帝受到虎門的戰報兩天後就收到了舟山的戰報,完全無法進行實質性的指揮和戰略部署。另一方面,每個戰場上英軍都處於數量優勢,而清軍的援軍花費兩到三個月才能在擾民無數加上水土不服的條件下抵達戰場展開攻勢,毫無疑問會被以逸待勞的英軍輕易擊潰,其中大部分是逃亡。

    當然,如果英軍深入內陸,那麼確實可能會喪失機動性優勢,從而被有規模優勢的清軍擊敗。不過這點已經不可能出現,是清軍的劣勢是全方位。

  • 6 # 知史局

    首先,你這個問題,對照國內外的史料是不成立的!我從兩方面闡述下我的觀點,一方面說說武器,另一方面談談戰損和失敗的根源!

    晚晴時,清軍與英法等列強的武器差距,並非如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大。很多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或許都是因為胡扯的電影和煽情晚晴劇導致,裡邊諸多細節值得推敲。晚清在武器裝備上,並非很差,而是很強,並且不遜於英法美等列強軍。下面,我就用史實介紹一下真實的情況。

    第一,先說說滿清的武器。

    除了國內一些博物館的成列,國外也有一些機構收藏了晚清時期的武器。比如美國的一家博物館就成列著一挺清軍使用的速射機槍,上面寫著,此槍在1900年,由八國聯軍侵略天津時繳獲,此戰役共繳獲清軍上百挺該種機槍。

    看清楚,一次戰鬥被繳獲上百挺機槍。這是什麼概念,足以射殺成千上萬英法人的裝備啊!至於上萬鐵騎和大刀長矛,早在僧格林沁之後日落西山了。而大炮的使用,也是晚清軍隊的基本配備。為何如此定論?我們可能會想到太平天國,想到曾國藩如何如何厲害,幾萬清軍隨便包圍甚至全殲十倍或幾十倍於己的太平軍。看起來爽了,但你是否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緣何與洋人作戰,節節敗退,且敗的一塌糊塗,而與太平軍作戰,卻有如此傲人戰績?同樣是清軍,為何換了個對手就不能以一敵十敵百了?其實,答案很簡單,只是被曾國藩等洋務派人士掩蓋了。與太平軍作戰時的曾國藩的主力部隊已經全部換裝了火器,主力部隊中沒有大刀長矛,這支部隊裝備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火炮。如果不信,有興趣可以查查這方面的史料。你就會發現,曾國藩所到之處必挖戰壕。但國內的史料中,不會告訴你“拿著大刀長矛”的清軍為何要挖戰壕?原因就在於這支部隊都是拿著步槍計程車兵。當然了,說到此還得誇誇曾國藩有頭腦,因為他首先發明瞭戰壕,保護士兵免受弓箭和火炮等投射武器帶來的傷害。西方人,直到一戰時才發明了戰壕,曾國藩的這項發明整整比西方早了半個世紀。

    另外,還有史料記載,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清軍先於美軍使用一款美華人發明的先進步槍。

    150多年前的美軍曾買不起美華人發明的一款槍!結果,清軍先於美軍使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於,當時清朝政府內部,面對西方火器對東方冷兵器碾壓式的優勢,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首的洋務派,形成了武器制勝論的共識。當時,但凡世界上有新的先進武器誕生,清軍都會以最敞亮姿態採購。比如美華人發明的斯潘賽彈倉步槍。在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北軍嫌該槍太貴,並沒有大量裝備,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該槍,直接拍板大量購買。又比如加特林機槍,當時的清軍比美軍要更早大量裝備。還有左宗棠平定回亂、收復新疆時,清軍的主力裝備的都是當時最先進的被稱為排槍的加特林機槍和後膛野戰炮。

    正是這些武器,才讓大清得以收復新疆。這也就有了當時英國軍官羅傑的感慨,史書記載,羅傑看到大清的裝備後,意味深長的評價道:“新疆阿古特的叛軍雖然得到了英國上萬支的單發步槍的支援,但面對左宗棠的後膛野戰火炮和加特林機槍則被完全壓制,結果一觸即潰。即使當時的英國軍隊,裝備也不如左宗棠的西征軍!”

    在武器致勝的刺激下,清軍不僅僅大量購買西方武器,而且也開始發展本國的軍工業,仿製了一批西方火器,這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

    等到1895年,清軍在一定意義上已經完成了陸軍的現代化改裝,全部換裝了最先進的現代化武器,水平不亞於歐洲列強,至於海軍,也擁有了當時至少是亞洲最先進的兩艘7000噸級的軍艦:定遠號和鎮遠號。

    那麼,清軍的武器這麼先進,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清軍的武器落後呢?

    一方面是影視劇的誤導,另一方面則是洋務派自己的問題。洋務派為了“表功”和索要更多軍費,在向上級彙報時都誇大了對方武器的優勢,以此可以表現自己有多智慧和英勇,還有就是以弱勝強,以劣勝優,既得功又得名,還能撈更多錢糧。

    好了,武器方面的問題探討到這,再說清軍與英法戰損1:100的問題。

    清軍既然這麼強,為何與英法的戰損比如此大?

    原因很簡單,戰爭致勝的關鍵在於人,而非武器。從古至今,以弱勝強,以劣勝優不在少數,而清軍與英法的戰爭,失敗的根源並非武器,本質上是人之敗。晚晴開啟“人之敗”模式,則是從一次上萬騎兵大沖鋒肇始,主角就是僧格林沁。

    大家別急,說清楚了僧格林沁,你就知道,為何後來晚清使用的漢軍與西方作戰,前期很英勇後期都是逃跑,內在根源並非是漢人怕死!

    1860年,8000士兵組成的英法聯軍攻佔天津,隨時攻入北京。僧格林沁作為滿清最後一位可提刀上馬的八旗貴族,也是唯一一位可以被給予厚望的八旗將領,是成吉思汗兄弟的26代孫。

    (僧格林沁是晚清最後一位敢於提刀上馬的八旗貴族。)

    僧格林沁奉旨勤王,深諳兵法的他若敗,根據英法步槍、火炮的特性,制定了相對正確的騎兵戰術。先是把騎兵分成五列,前面兩列手持長矛作用是破陣,後面三列裝備弓箭和馬刀,作用是突擊,最大範圍殺傷敵步兵。

    按照僧格林沁的計算,英法聯軍的火炮,會在500到200米的距離上,將殺傷1000名左右的騎兵,在一百米左右,英法聯軍的步兵,將殺傷2000名左右的騎兵。鑑於,英法聯軍只有一次射擊的機會,剩餘的一萬多鐵騎,一個集團衝鋒,足以殺光英法聯軍。該戰術曾大勝太平軍。可惜,僧格林沁不知道,此時的英法聯軍早已換裝了新式的線膛槍和米尼彈,已不使用老式滑膛槍,裝填速度只需幾秒。結果,不言而喻,滿清鐵騎頃刻覆沒。法軍僅陣亡3人,傷18人;英軍僅陣亡2人,傷29人。

    僧格林沁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個發動上萬騎兵全線衝鋒的將領,從此以後,橫行於世的滿清鐵騎退出歷史舞臺。大清皇帝咸豐將責任推在僧格林沁身上,由此僧格林沁被革去爵職,一擼到底,只留下個空頭欽差大臣的頭銜。

    僧格林沁失去軍隊後,又被朝廷派去完成一件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一代名將悲催的被一個16歲的愣頭捻軍殺死在泥濘的麥田裡。

    僧格林沁的結局,震驚了整個大清朝野。不論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還是八旗漢軍,都看清楚了一個道理,沒有了兵的將,就是砧板上的肉。唯有軍隊在,才有與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否則就什麼都不是。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後的滿清軍隊與英法等開戰後,清軍往往都是英勇過後都是撤退或逃跑。

  • 7 # 李渝泉1

    首先,要承認武器上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在1850年代,清朝的武器確實不如英法軍隊。只是到了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後引進西方的武器和開辦武器製造局,才和西方軍隊的武器裝備拉平了。其次,關鍵主要就是人,人要是不行,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行。看看大約在同時代的南非土著人、阿富汗人他們用更原始的武器還殺死了大量的英軍,雖然他們最後都是失敗,但是他們的戰績卻遠遠超過清軍,這就完全說明不是武器問題,而是人的因素。

  • 8 # 漩渦鳴人yy

    首先一條就是清朝的那些將領,大家仔細去看一下歷史書的話,會發現這些將領大多已經超出了70歲的年紀,軍隊已經成了這些達官貴族的養老院。一隻被老年人的氣息所籠罩的軍隊會有怎樣的戰鬥力,大家恐怕都能想象的出來。軍隊需要的是活力需要的是這種火氣,但是這兩點恰恰老年人沒有擁有。

    而且一般來說,老年人對於軍事上的經驗是特別充足的。但是經過與英國艦隊的作戰,我們會發現這些倚老賣老的傢伙,在軍事上的建樹,幾乎可以說是白紙一張。清朝已經太久沒有打仗了。舉個例子,當英國艦隊駛入珠江口的時候,在廣東負責防衛的林則徐曾經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就是在珠江口的一條小河流裡面佈置了這些船是幹什麼用的?等到珠江口那邊的大炮開火了。以後,英國戰艦的速度降下來然後這些船開過去,讓自己的工兵登上敵人的戰艦,然後對敵人戰艦進行白刃戰。想的很美,但是事實上這些船的高度都打不打標英國的戰艦普遍都有十米高左右,但是那些戰艦清朝的那些戰艦隻有兩米,甚至有的連一米都不到這就使得很尷尬,這樣戰術就沒辦法執行。就連被譽為清朝第一,能臣的林則徐都能犯這樣的低階錯誤,可想而知整個對英國的作戰行動,會有多麼的尷尬。

    在接下來在浙江的作戰,清軍可以說,把能犯的錯誤幾乎都犯了一個遍,俗話說兵貴神速,但是清朝的將領,尤其是最高統帥,在到達軍隊上任的時候竟然比主力部隊晚到整整三天。整支部隊比原來的部署時間晚了三天。原先在兵力上清軍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在進攻的時候為了給自己留一條活路,也為了給自己留下一個擋箭牌,順便也保護一下自己的財產來源。他硬生生將整支清軍的部隊劃分成三個部分,偷襲的時候甚至讓自己的部隊大張旗鼓,這是唯一一次清軍對於英軍的進攻,在軍事家看來簡直就是一場鬧劇。

    武器上的差距,雖然不用我過多的去贅述,但我們絕對不能夠迴避,武器上的差距並不是只火槍上的差距,當然,在這個方面,英華人早已經入燧發槍的時代,而華人尚且還使用著比較古老的鳥搶和傳統意義上的火銃,更多的意義上是體現在了工業革命給整個軍隊的火力攻擊和機動能力帶來的質的飛躍。

    清朝想要從別的省調軍到戰爭前線,從四川調撥軍隊到浙江的時間,大致相當於英華人從印度調集軍隊從海上運兵到浙江的時間,並且,清朝的整個軍隊的供給制度是由那個作戰的省份,提供給軍隊,而一個省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清朝軍隊的運載能力實在是有限,沒辦法在中途帶那麼多的補給。所以有的時候地方上報中央調軍隊是5000左右的話,一般到了目的地軍隊大致只剩下2000左右了。

    同時,機動力上的不足,帶來的是整個清朝交通上的不便利,各個省之間可以說,如果沒有朝廷發來的通關文牒的話,是根本不知道別的省到底發生了什麼?你所有人都是小農思想,小農經濟,大家都把自己規定在某一個圈兒裡面那麼其他的事,比如說有外來敵人入侵了,關我屁事兒,反正他的炮彈又不炸我家,華人的歷次反抗,比如說人民對於英國軍隊的反抗都是英國軍隊蹬鼻子上臉,開到別人村莊了,所以那些村莊裡的人一起跳出來跟英華人拼命。

    清朝我這個王朝我說了無數次,如果說當時整個中國有那麼多蛀蟲裡面挑出一隻最大的蛀蟲,那就是清朝坐在紫禁城裡的那皇帝一家人。林則徐雖然在時勢的問題上看並不怎麼透徹,而且對於英國與清朝之間的巨大的戰鬥力差距,認識不足,但是他畢竟是在積極地保衛著這個國家,保衛著這個國家的人民不受侵犯,那麼在紫禁城裡面大吃大喝,聽著如生大談盛世的皇帝又在幹什麼呢?

    當與英華人的合約都已經定好了,都快要簽約的時候,這位皇帝陛下竟然還是在想著我真好像虧了幾百萬,以後我這紫禁城的修繕問題該怎麼解決,以後這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國家,又怎麼看我呢?然後又不同意了,英華人一看你不同意,那對不起,我再接著打,總之,這種屁股決定腦袋的方式,使得整個清朝對於英華人的國策一變再變,反正皇帝怕什麼東西。咸豐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有兩顆煮熟的雞蛋在可以吃,至於說天下的黎民百姓在吃草啊,或者是吃土什麼的,關他們屁事兒。

  • 9 # 流水無言1

    你說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吧,八里橋之戰,僧科爾沁帶領數萬蒙古騎兵,在橋頭衝鋒進攻英法陣地,傷亡慘重,全軍潰敗後京城失守,而英法只傷亡十來個人……

    這個戰役聽起來很悲壯,對英法來說,也是難得的戰績極大而傷亡極低的大勝仗,法國指揮官甚至獲得八里橋伯爵的貴族稱號。追溯原因時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武器差距,英法聯軍有先進的火槍,有大炮,而清軍還是長矛砍刀……其實我覺得,武器只是次要因素,人才是主要原因。

    看看清軍構成就知道了,主力是蒙古王爺帶領的蒙古騎兵。在清初時,蒙古騎兵只不過是八旗鐵騎的僕從軍,屬於炮灰的那種,而到了清末,蒙古騎兵反而成了清朝最為依賴的主力,因為八旗爛完了,祖宗起家的騎射本身早扔了,蒙古依然保持遊牧的生活狀態,騎兵還有些戰鬥力,而這主力的蒙古騎兵,卻是剿匪都費勁。康乾時期能很容易徵發一二十萬部隊打仗,而到了清末,幾個月的時間就湊了三萬部隊……

    清初的八旗鐵騎,個個從小訓練,都是騎射過硬,五六十步外射人只射人臉(為了避開身上的盔甲),而且悍不畏死,戰力堪稱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巔峰。康熙時期,為了避免八旗墮落,頒出政令弓馬不過關者不能繼承父輩爵位,這讓八旗子弟戰鬥力保持到了清中期。乾隆時期清與緬甸作戰,緬甸大量裝備英國的火繩槍,而清軍千餘八旗騎兵的一支支直射面門的箭讓緬軍火槍隊失去了野戰的勇氣,只敢據城而守。但到了清末,八旗子弟都是大老爺,個個提籠駕鳥,還有幾個能彎弓駕馬……

    清朝的統治根基是八旗,八旗爛了,清朝就不行了。不是說騎兵不行,是八旗自己淘汰了自己。淘汰騎兵的是機槍,不是前裝火繩槍的三段射,甚至一戰前期,騎兵還是各國主力兵種。而在八里橋之戰,在橋上這種地形狹窄的地方衝鋒,英法聯軍能完美髮揮火槍火力,衝不過去也很正常。蒙古軍隊還算勇猛,而換了後來的清軍,換上西方先進的裝備,連裝備不如自己的日本打不過,只能打些順風仗,原因很簡單,拿功勞可以,為國拼命沒人幹。更有甚者,八國聯軍侵華時,北洋水師尚有數艘巡洋艦(甲午戰爭後清朝夠買了5艘遠字號巡洋艦重建了北洋水師),而這些軍艦停在港裡一炮未放……

    清末時期軍隊不行,當八旗自己都不願為國流血犧牲時,指望著蒙漢軍隊就更不行了。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換清初的軍隊來,兩萬八旗作主力,配合五六萬的蒙漢軍隊,在開闊地帶,蒙漢軍隊正面吸引火力,八旗側面突入,從二百米火槍的殺傷範圍突入到百米內的弓箭射程內,幾秒而已,拋射數萬支箭過去,英法聯軍陣型一亂,三段射持續不上,滿蒙騎兵就能衝上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紅茶用什麼茶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