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感想
-
2 # 一隻初二
第1—100名01李02王03張04劉05陳06楊07趙08黃09周10吳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61範62方63石64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漕89錢90湯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 100文第101—200名101龐 102樊 103蘭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顏111倪 112嚴 113牛 114溫 115蘆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魯 120葛121伍 122韋 123申 124尤 125畢 126聶 127叢 128焦 129向 130柳131邢 132路 133嶽 134齊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莊 139辛 140管141祝 142左 143塗 144谷 145祁 146時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151路 152詹 153關 154苗 155凌 156費 157紀 158靳 159盛 160童161歐 162甄 163項 164曲 165成 166遊 167陽 168裴 169席 170衛171查 172屈 173鮑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181景 182薄 183單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寧 188柯 189阮 190桂191閔192歐陽193解 194強 195柴 196華 197車 198冉 199房 200邊第201—300名201辜 202吉 203饒 204刁 205瞿 206戚 207丘 208古 209米 210池211滕 212晉 213苑 214鄔 215臧 216暢 217宮 218來 219嵺 220苟221全 222褚 223廉 224簡 225婁 226蓋 227符 228奚 229木 230穆231黨 232燕 233郎 234邸 235冀 236談 237姬 238屠 239連 240郜241晏 242欒 243鬱 244商 245蒙 246計 247喻 248揭 249竇 250遲251宇 252敖 253糜 254鄢 255冷 256卓 257花 258仇 259艾 260藍261都 262鞏 263稽 264井 265練 266仲 267樂 268虞 269卞 270封271竺 272冼 273原 274官 275衣 276楚 277佟 278慄 279匡 280宗281應 282臺 283巫 284鞠 285僧 286桑 287荊 288諶 289銀 290揚291明 292沙 293薄 294伏 295岑 296習 297胥 298保 299和 300藺2015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權威資料來源於第六次全華人口普查,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華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排前十的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第六次全華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十三億七千萬(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臺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回覆列表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卡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梁姓
一、姓氏源流
梁姓源出有三:
1、據史料記載,嬴姓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
於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馬,結果養馬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後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於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稱梁康伯。
梁康伯以後的君主稱梁伯。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後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梁氏。
2、春秋時期,晉國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
晉惠公用五個城賄賂秦國,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梁"作為自己的姓氏。
3、北魏時,少數民族代兆的撥列蘭氏也改姓梁。
二、遷徙分佈
根據《梁氏族譜》記載,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孫,居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是為河東梁氏開基祖。
梁鱔是康伯的九世孫,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屬山東),其子梁聰又遷到鄆州(今約山東沂水縣附近)。西漢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孫梁橋徙居安定(大約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開基宗祖;還有一支移居扶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東漢時,除上述的地區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經有梁氏居民。
西晉時,有梁芬,其女為晉懷帝后,因晉室離亂,舉族跟隨晉室渡江,子孫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屬廣西)等地間繁衍。梁芬之孫梁遐,在東晉做官,因為桓玄纂位,被迫跟隨隨晉安帝逃到福建洛陽縣三山裡,後來在此定居,就成為了梁氏入閩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擴充套件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
世居陸渾的梁肅,在安史叛軍入洛陽後,"竄身東下,旅於吳越"。 梁遐的21世孫梁頎,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縣黃淡村;25世孫梁熙嘏,在北宋時遷入廣東順德石蠟,其4世孫梁孟堅又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鄉。在此之後,這一支梁氏開始在閩粵發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海外開基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