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自前行204948681
-
2 # 子夏故壇
近來網上廣泛流傳著一則《孔子借傘》的故事,並以之調製成一碗啟迪人性的心靈雞湯。現複製如下: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沒有雨傘,有人建議說: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聽就說:不可以,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我借的話,他不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給我,他肯定要心疼。
——和人交往,要知道別人的短處和長處,不要用別人的短處來相處和考驗,否則就會友誼不長久。
筆者在這裡不想討論這則故事的教育意義,只是一開始就懷疑這則故事本身的真實性。因為從這則故事本身可以看出,子夏十分吝嗇,孔子又好背後謗人。是這樣嗎?孔子是聖人,子夏是賢者,子夏會有拒絕老師借傘的念頭嗎?孔子會背後詆譭子夏很吝嗇嗎?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這個故事的出處。原來這個故事出自《孔子家語·致思》,原文如下:
“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恡lìn於財!吾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矣。”
這裡孔子用了一個“恡”字,這個“恡”字是理解這篇短文的關鍵所在,需要嚼咬嚼咬。“恡”同“吝”,“吝”是“悋”的古字。今人讀古不循古,望文生義,不求甚解,一見“吝”字,就言“吝嗇”,就等於說“小氣鬼”。實際上,“吝”與“嗇”是有區別的。“吝”有節儉惜用的意思,當用的財物捨不得用,過分愛惜。“嗇”有斂財的意思,農事“種曰稼,斂曰嗇”,“嗇”是“穡”的古字,故“嗇”含有貪斂的意思。子夏小時候家裡很窮,所以有“子夏懸鶉”的典故,意思是子夏生活寒苦卻不願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鶉鳥的羽毛一樣。家貧就會養成節儉的習慣,故子夏是吝而不嗇,自己節儉不等於貪財,也不等於對別人小氣。孔子說子夏“甚恡於財”,是說子夏家貧節儉,並不是說子夏貪財小氣。孔子若向子夏借傘,子夏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借給老師。子夏跟從孔子周遊列國,命都不惜,何惜一傘?只是孔子認為,萬一用壞了傘,就需要修理或重買。如果老師要賠償,那是對子夏的汙辱,子夏也肯定不會接受;而如果就讓子夏自己承擔,孔子則不忍心,因為子夏短於財,一定會增加其經濟負擔。與人相處之道,在於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的難處,用人長處,避人短處,不要讓人陷入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這才是長久的為人處事之道,所以孔子決定不向子夏借傘。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對自己愛徒關心體貼的慈愛之心,也反映了聖人細緻入微的待人處世之道。
細微之處見大道。於人相處,用人長處,避人之短,才是長久之道。若為子貢,贈送一把傘,孔子也會接受,因子貢富於財,千把萬把傘對於子貢也是九牛一毛;若為子夏,甚短於財,一旦傘壞,雖為小事,不值一提,但卻未免使人陷入尷尬,賠亦不妥,不賠又不忍心,君子豈不自尋煩惱。
最後還想多嘴說一下,古文用字精確,一字之差的理解,意義竟是天壤之別,所以研究古籍,一定要嚴謹,絲毫馬虎不得,咬文嚼字是基本功,不求甚解,以訛傳訛,是對古人古籍的不敬,也是對後人的不負責任。
-
3 # 使用者61261209737
《孔子家語·致思》: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恡於財,。吾聞與人之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矣。
蓋:傘。恡:同吝。該用的東西不用,過於節儉。違:這裡是避開的意思。
譯文:孔子要出行,下雨了,孔子沒有傘。有人對孔子說:“子夏有。”孔子說:“子夏為人,(因貧)過於節儉,該用的東西不用(捨不得)。我覺得與人相處,利用別人的長處,避開別人的短處,這樣,才能相處得長久。
這段對話,粗看似乎顯得孔子仁心宅厚,蓋於體貼人。而且,反映出孔子深諳為人處世的權術。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孔子只不過是以“商之為人也,甚吝於財也”為籍口,輕蔑和不滿子夏罷了。試想想,自古就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況且,子夏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連生命都在所不惜,還會在乎一把牽嗎?!按照孔子的邏輯,因為子夏貧窮而過於節儉,所以不願意向子夏借傘。如果子夏是個富豪,又樂善好施,莫說是借把傘,就是向子夏要一輛帶綺羅傘蓋的馬車他也會毫不猶豫。孔子接下來所說的話恰恰佐證了這一推論。他說:“吾聞與人之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矣。”於普通人而言,這話的確說到了點子上,為人處世,就長避短,阿諛拍馬,不失圓滑,左右逢源。如果再運用一點厚黑學,那就更是八面玲瓏了。但孔子身為夫子,為人師表,似乎授人以漁,啟迪人的心智更為適當。見風使舵,隨波逐流,不是大丈夫所為,何況是夫子呢!!!做人,應當行大義而不拘小節,外圓內方,敢於直面自己的內心,修練出讓人信任的人品,於己無害,於人有益。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更深入地勾通,增進友誼,友誼之樹才能常青。
孔子之所認不願向子夏借傘,應當與子夏的為人與信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子夏,名商,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華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性格陰鬱,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他並不象顏回、曾參等孔門弟子那樣恪守孔子之道,曾經提倡“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他是一位具有獨創性因而頗俱異端傾向的思想家。他關注的問題不是“克己復禮(復興周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世之政。因此,子夏發展出一套偏離儒家正統政治觀點的政治及歷史理論。從而不難看出,子夏與孔子的政見和理念具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孔子與子夏之間心存介蒂在所難免。當然,這只是推斷,無據可考。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看了其他網友的回答,對這個故事有了個瞭解。個人認為,其他網友的回答已經不錯了,也是正解。既然來了,就以我個人的認知角度,作點補充吧:生活中離不開與人的交住互動,自己的需求,與別人的需要都是人性的展示,自己的需求實現應當也必須考慮別人的需要,才可能在互動中予以實現,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人同此心,以己度人”,否則,如果只考慮自己的需求實現而不考慮別人的需要,自然會因別人的抵制而不能很好的實現,大事互動如此,小事亦然……這裡“人性”的看待,只是個名詞而也,它反映人對於自身需要實現和對“傷害”抵制的態度,不必以世俗“善”、“惡”概念去判定……同時,“實現自己需要時考慮別人的狀態”本身是自己做事的意識“格局”的體現,也是自己能力的體現,它本身無所謂善惡的,只是因為如能若此,自然可以在“環境和諧”狀態下實現自我追求而“倡導”,因為它是多數人“需要”實現的基礎……好了,個人看法,淺薄之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