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雅居士9
-
2 # 棗鄉年少
這個就是年輕人從城裡回到老家去上墳祭祖,買好香蠟紙張,上貢品一般貢品是四樣,去地裡去上墳就行了,我們這有個規矩 講究,男士上墳在地上畫個加號,女士上墳在地畫個 圓圈 ,這個規定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我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但是別人怎麼辦,咱怎麼辦就行了 ,老話講心意到就行了。
-
3 # 張國老一195669
春節是個大團圓最喜慶的日子,在炮竹聲聲度過,家家改善伙食,貼門神,寫春聯,請全神,敬菩薩,燒灶王。勿忘先人,大年三十拿些火紙在墳頭燃燒,祭祖跪拜,然後把宗親請回家過年,以行敬懷之心,孝道之意,對先人們的追思,這種習俗在民間傳送至今。
-
4 # 吉祥如意
中國地大,人口眾多,各地民俗還是有差別的,具體到某一個地方,還是要根據當地年歲較大、見多識廣的老年人給予指點比較合適,從網路上所獲得的知識並不一定就適合當地的民俗習慣。
春節上墳祭祖,中原一帶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帶上供品,具體有火紙、香表、鞭炮、酒肉和蒸饃。到了祖墳以後,放好供品,點燃火紙、香表,開始放鞭炮。然後所有人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叩上三個頭也就結束了。
儀式並不複雜,主要講究的是後輩子孫還沒有忘記祖先。放鞭炮、燒紙錢是給別人看的,就是告訴鄉鄰鄉親,這家還有後代人。如果有哪裡的墳地不冒煙,給外人的印象就是這一家或這一門斷了子孫後代人。
百善孝為先,不僅僅是春節祭祖拜先人的形式,最重要的還是內容,也就是體現在對仍然活著的長輩人不耐其煩的伺候著,有病治病,無病問寒問暖,這才是百善孝為先的具體體現。中國的孝文化淵源流長,孝教老人,祭祀祖先,前者講究的是內容,而後者僅僅是一個形式,只要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就把“百善孝為先”落實到實處。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看見公婆或者岳父岳母如同見了天敵一般,靠春節上墳祭祖就認為百事孝為先,只能說是一種外表形式,沒有實際意義。
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博認為在遵循傳統民俗習慣的大環境下,還是以個人的實際行動,侍奉身邊夫妻雙方的老人為最重要的任務,向世人證明個人的行為就是落實百事孝為先的具體行動。其它一切所謂的百事孝為先表演的成分多,無實際內容的多。
民間曾有活著不孝,死了胡鬧的說法,言簡意賅。就是告訴世人,父母活著的時候哪怕端碗白開水,只要Te喝到嘴裡,也比人死後豪天豪地去哭訴強多了。
-
5 # 東港朝天闕
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春節上墳的風俗習慣。
我所居住的遼東地區,就沒有這個風俗習慣。我們當地絕大多數人都是山東人闖關東的後代,膠東地區有沒有這個風俗習慣我不清楚,但是遼東我確認沒有。
年初二晚上吃完晚飯,六七點鐘的時候再去送年。程式基本同接年一致。
有些人家,如果祖墳離家近的,也有親自上祖墳接年的。但是多數以在十字路口接年為主。
正月十五,我們當地也叫燈節。這個節日需要親自上墳地上墳,在祖先墳前點上蠟燭,俗稱“送燈”。
-
6 # 閒讀閒話閒史
一、時間上的俗成
大年初一不適合上墳,按照傳統說法,這天是守歲拜神的大日子,拜神和祭祖相比還是以前者為先,這個是非常有講究的。所以一般會選擇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二進行上墳祭祖,俗稱“送年食”。還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墳祭祖的日子,傳統中元宵節是三元節之一,也是祭祖的節日。而上墳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午時-未時(中午11點-下午3點),最好在下午三點之前完成。按照風水學原理,下午三點鐘以後隨著太陽西下,陰氣漸長,運氣不佳的人容易招惹上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導致病魔纏身,因此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還有就是因地域與習俗的不同,最好要按照自己居住地的習俗來決定上墳的時間與日子。有些地方新墳和舊墳的上墳時間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就是大年初二這天進行上墳祭祖,所以這些都需要依照自己當地的習慣來決定。
二、形式上的禁忌
春節期間的祭祖除了需要講究時間以外,還有很多的規矩和所謂的禁忌,大家的祈求願望是祖先神靈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平安康健幸福,所以針對禁忌我們必須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首先,上墳祭祖是非常嚴肅的家庭活動,所以儘管是在春節期間也不宜穿的大紅大紫(包括紅色的內衣內褲)去墳前,此外,孕婦以及來月事的女性也不宜參與上墳祭祖活動;其次,燒給祖先的紙錢、元寶、紙衣等必須事先對其相應的“唸誦經咒”(紙錢經、衣裳經),不會的就唸“南無阿彌陀佛”也行,沒有念上經咒的紙錢、元寶、紙衣燒給祖先也是無效的,燒的時候畫個圈,儘量燒在圈內,記住哦!再次,墳前禁忌拍照。現在大家有個習慣喜歡發朋友圈,但再三強調墳前不能拍照,要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有些家庭習慣在活動結束後就地放鞭炮,這個也是禁忌的,嚇壞了祖先和祖先邀請的客人,也嚇壞了土地爺,所以千萬不能這麼操作,要相信“悶聲發大財”這句話是有一定道里的。最後上墳結束之後最好舉家去人流多的大超市或者大商場溜一圈再回家,回家後大家洗一個熱水澡,以平安為前提,確保將帶回的陰氣係數降為零。
-
7 # 水中冰541881452
我們滄州這裡是大年初二,從一大早市裡的個個村的親戚都趕往家族墳地,大多都是在村子周邊地裡,開車來的停車也方便。我們這裡呢基本沒有用鮮花啊花籃的,就是燒紙和鞭炮,由於村上不禁止,一大早四五點就響了起來,此起彼伏的有比賽誰家更響的架勢~墳地以一個大家族同葬為主,分別按先人長輩順序一排排下來,很整齊這也是安葬的規矩,小輩們在墳前湊齊了,拿出燒紙和洋錢票開始點燃,燒紙錢的時候呢也不是隻燒給自家只要不出五服的長輩親戚墳前都扔上一些,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孝道,都是一家子多少是個孝心。
‘百善孝為先’,春節上墳傳承了幾千年,就是不讓人們忘記自己的長輩,要有孝心恭敬之心,不止對死者,更是要對健在的親人。
只有孝敬父母長輩,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會安定;只有社會安定,才能經濟繁榮;只有經濟繁榮,才能國富民強。
尤其在老齡化非常嚴重的今天,提倡尊老敬老愛老更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應該做的,對國家對社會意義重大!
回覆列表
春節上墳一般為吃了三十的中午飯到下午兩點以後就可以去了,帶上紙錢、鞭炮、是土墳的要添新土、是墓碑的要拿毛巾擦擦乾淨、就是過年故去的老人也要添新、燒過紙、(北方有在墳上壓紙的習慣)意思一樣、然後對墳上的老人說跟你回家過年、到家後、先將祖先牌位擺好、上供品上香就收官了、等初一吃過餃子就送走、再到墳上燒紙、這年過了、(北方有過了初五才送的、不知道理解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