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少數學生能擺正情感與學業的關係,談戀愛不影響學業,大多數學生因談戀愛而學習成績不穩定。

    對於父母來說,控制孩子早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控制孩子早戀的難點

    父母要控制孩子早戀,有兩個很大的難題難以克服。

    一、從孩子本身來說,早戀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然階段

    早戀最容易發生的階段就是青春期,因為青春期的特點就是生殖器官發育成熟,孩子具備了繁殖能力。正因為孩子身體成熟了,他們身體本能的會分泌大量激素,促使人們去尋求異性交配,從而繁衍後代,這是一種生理本能。

    這要在古代,青春期的孩子就要準備結婚了。但是我們現在社會的發展,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學習,以掌握知識為重,所以我們要禁止他們戀愛、結婚。

    也就是說,我們控制孩子的早戀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違揹人的生理本能,當然也就有難度了。

    二、從教育方法上來說,青春期的孩子並不聽父母的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容易叛逆,因為這個階段當孩子身體成熟了,有了獨立生存能力,即使離開父母也能生存下去,所以他們對於父母的依賴程度很低。沒有了這種物質基礎,再加上他們思維能力提高,有了獨立判斷能力,他們也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

    所以這時候的孩子,不像小時候父母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他們會根據他們接觸的客觀事實,經過自己的思考,才會決定要不要聽父母的。因此,父母想透過簡單的命令、控制方式教育孩子不要早戀,孩子不會聽。甚至越阻攔,他們越是要去做,以證明自己是對對。

    本身孩子有這個本能慾望,而我們說的孩子又聽不進去,因此,這階段控制孩子早戀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父母應該怎麼對待孩子早戀

    面對孩子的早戀,很多父母習慣做法是嚴厲禁止,對孩子實行監督、管制,爭取把孩子早戀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但是這種做法好像效果並不明顯,而且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激烈抵抗。

    2018年6月18日,臺灣省新北市板橋區,一對早戀的初中生,為了反抗父母禁止他們早戀,他們相約從7樓躍下,最終因為傷重,不治身亡。

    警方在女生的日記本里發現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自己對不起父母,但是兩個人相愛卻不被父母接受,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跳樓。

    為什麼孩子寧願死,也要去早戀呢?

    因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早戀屬於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而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只有當低階需求滿足後,人才會追求更高的需求。

    也就是說,孩子一旦產生了早戀行為,早戀的生理需求地位就迅速上升,成為人必須要滿足的首要需求。如果這個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孩子的其他需求都會被壓抑。這個需求得不到滿足,那就是跟“死”沒什麼兩樣了。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孩子覺醒了早戀這個心理需求後,如果得不到滿足,孩子是不會去追求其他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的。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阻斷孩子。

    父母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操作:

    第一步:跟孩子談話,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早戀行為後,父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當前孩子的真實情況。父母有沒有誤判,孩子是早戀還是暗戀,還是隻是喜歡,早戀多久了……這些資訊需要父母瞭解清楚。

    如果孩子只是暗戀,或者還只是停留在喜歡階段,父母無須太過緊張。如果父母過度緊張,反而,讓孩子真的覺得自己是早戀。父母需要多觀察孩子,旁敲側擊的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戀愛觀念,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奮鬥目標,爭取把早戀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

    如果發現孩子真的早戀了,那麼父母就需要跟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了,瞭解清楚真實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跟孩子談這個問題時,最好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情況下談,不要劈頭蓋臉的上來就教育孩子“早戀不對”,引起孩子的抵抗情緒。

    父母要了解孩子喜歡物件的情況,孩子對他們將來有什麼打算。相信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更希望獲得父母的支援的,因此他們會明白輕重緩急,不會說為了“愛”學習都不要了。父母要鼓勵孩子的這種正確認識,肯定孩子的行為。然後讓孩子約對方來家裡吃個飯,認識認識。

    第二步:跟孩子喜歡的物件談話,瞭解TA的想法

    把孩子喜歡物件約來後,父母就可以考察下,看看他們之間的關係,看看孩子喜歡的物件是否合格。同時跟TA好好溝通下,看看對方是如何想的,TA的父母知不知道,瞭解下對方父母的態度。

    到這一步,如果對方是想跟孩子玩玩,那麼見家長的話,估計是不敢,父母也就可以順水推舟的讓他們分開。如果對方來了,父母可以觀察下,對方是否品行端正,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父母心中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父母覺得對方挺好的,兩個孩子是真心喜歡,那麼父母就有必要知道對方父母是怎麼想的,約對方的父母出來一起談談。

    如果對方父母不同意他們兩個,那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是TA不夠優秀,人家父母不願意,你要努力,證明自己,所以就去努力學習把。

    如果對方父母也比較開明,同意兩個相處,那麼雙方父母就需要見面談談。

    第三步:跟對方的父母溝通,制定對策

    雙方父母為了孩子,坐一起,先不談將來能不能成,雙方要溝通好,一起制定一個共同的策略,明白雙方的底線,讓孩子當前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而不是放在談戀愛上。

    比如雙方父母約定,孩子們見面在哪裡見面,晚上要是出去的話幾點回家,不能有性行為……否則就禁止他們交往。目的就是把孩子的早戀行為控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而不是讓孩子肆無忌憚的自由發展。

    當父母給予孩子信任後,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被信任的責任感,他們也就不會輕易的違背約定。

    總結

    總之,面對孩子的早戀行為,想依靠禁止來控制孩子,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越不讓他們做,他們就越做。因為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是他們這一階段首先要滿足的生理需求,這個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不會去追求其它需求。

    因此,父母應該採用疏導的方式,積極的鼓勵孩子,讓孩子對雙方的行為負責,為了更好的明天,孩子們現在需要努力,為“愛”奮鬥。

  • 2 # 覓享之旅

    受到社會環境影響,比如看不適合學生看的影視,小影片,追求明星、網紅,追求物慾等。學校教育有了偏差,注重分數,有的學生不堪長時間壓力,心靈空虛,轉移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你世界生存裡怎樣才可以找到紅土地?有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