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uenE

    現代教育與父母名打五十大板之錯吧!評定學生的好壞就只有公開考試的分數,過往學生上的不只是學術上的知識,還要學做人的道理,現在老師多說學生兩句,以是犯了死罪,孩子不能說,更不能教,從小就只可以用鼓勵的方法,會吃飯又拍掌,會行又拍掌,把人生必須經歷的失敗,失意完全遮蔽於成長中的兒童,一張白紙的兒童跟小動物沒有怎麼分辯的能力,但他的都很清楚明白如何討得父母,老師的歡心,如何能獲取最大利益,慢慢就變得為利是圖,責任感自然就旁落了

  • 2 # 熠熠古客

    提到教育,其實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一是學校教育,另一方面就是社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但目前的中國教育,恰恰是割裂了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教育的聯絡,狹義的理解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並不是家庭和社會的事。這種普世認知,造成了目前社會教育的困惑,使教育走入歧途:學校只片面注重學生的知識教育,不是同家庭,社會一道將學生的德,智教育並舉。結果教育就出現了畸形。

    學校考核老師,老師考核學生,只注重學生智育方面的分數,忽略了家庭,社會對學生德育方面的要求。造成有些人受到的教育越來越多(只是知識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是個人的擔當和社會責任感卻越來越少。

    一個人自幼到成年,從三觀的認知到三觀的確立。家庭和社會教育至關重要。

    一個人在什麼樣家庭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深受父母的影響。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出現什麼樣的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左右著一個孩子的一生。而社會的輿論,風氣,環境引導,直接影響到父母對社會價值觀的認知,父母的認知又反過來影響到孩子對社會價值觀的認知。同時影響到學校教師的認知,這些認知都是學校無法改變的。

    經常看到學校老師受辱和老師師德不良的報道。有些學生家長溺愛自己的孩子,遇事不分青紅皂白就向老師問罪,我對此深深感到嘆息。中國古話講“上樑不正下樑歪”,遇到不明事理的父母,你能教育出一個明事理的好孩子來?父母的錯誤觀念,直接為子女做出了榜樣。父母自私,帶出來的孩子必然自私,父母的無知教出來的孩子必然無知。社會輿論不分善惡,導致整個社會的氛圍都不知善惡,社會輿論不分羞恥,導致社會氛圍都不知羞恥,這些都是學校教育所無法承受的之痛之重。

    目前的家庭教育和輿論氛圍,恰恰舍德育之本而盲目追求智育教育之末。所以就會出現社會上有些人(智育)教育越來越多,但德育教育卻越來越少,結果就出現個人的擔當和社會責任感卻越來越少的現象。

  • 3 # 手機使用者64755238167

    我認為,教育問題一直是被人們所關注的問題,多少年來,教育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並把它列入基本國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教育資源上以及教育設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使今天的教育成果有了質的變化與發展,然而由於人們的觀念,思想和意識上的不重視,造成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偏離了我們的教育宗旨,那就是讓所有受教育者,在德、能、體、智方面全面發展,而現如今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偏離了這個軌道,已經成為由德、能、體、智,轉為單純的智力教育,忽視了其他教育,這種現象也就造成學生受教育的很多,而有擔當和有社會責任的越來越少。其主要原因是:一、基礎教育缺失,簡直就是一塊空白。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大體要分為三何階段。即:0-6歲是學前教育;6-16歲是青少年教育;16歲以上屬於成年教育。學前教育也可以說是啟蒙教育,這時孩子的性格,品質、意識還都未形成,這是基礎教育的最佳時期,然而這最重要的教育缺失了。這塊教育本應由家長與幼兒園共同承擔來完成,然而雙方都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來,有些父母根本就不懂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多數家庭認為孩子有吃有喝就足夠了,什麼學前教育不教育的,做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然而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想說啥就說啥,隨便罵人打人,髒話連篇,還有的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但不制止,還縱勇,有的孩子從外面偷東西,家長還誇孩子聰明。等等這些都在孩子的淺意識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記得有一個幼兒園老師和我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班有個小男孩,總往女孩的身上趴,鬧得女孩哇哇的哭,當我把男孩拉開時,男孩哭著說:我爸爸就這樣,這就是說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事不檢點。讓孩子進行了模仿,所以說父母一定不要讓自己的不良行為,影響到孩子。二、青少年教育力度不夠,缺少典型引路。到了6-16歲之間。正是孩子上小學中學,這時孩子已完全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意識。這時學校本應與家長緊密配合,共同抓好教育,然而學校卻以重知識為理由。根本不把學生的品德,能力放到議事日程上,按說學校應該有思想品德課,但目前很少有學校開這種課,有的小學就連入少年先鋒隊的宣誓以及入隊儀式都取消了。哪裡還談的上發揮少年先鋒隊的作用。到了中學應該發揮共青團的作用,開展一些團的活動,然而這些也都越來越少了,僅有的是4月5日的祭掃烈士墓活動還存在,前些年學校還請各類先進人物作報告,教育孩子學習先進,爭當優秀青少年,到如今這些活動少之又少。學校把學習作為最主要的目標,只要學習好就什麼都好,所以中小學的孩子吸菸的,喝酒的無所不幹,有的年紀輕輕的就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三、大學教育更是缺少德能方面的教育。學校開的都是一些業務方面的課,一週上一次大課,其餘小課都是以自學為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事,全是靠學生會以及班幹部,但這些也是徒有虛名,沒人管,致使學生一直到畢業走入工作崗位,他的思想品德,道德意識都是一片空白,他根本就不懂什麼叫責任擔當,他的腦海裡就是那點知識,什麼人格品味,什麼人倫道德都沒有,造成大學生犯罪的程上升趨勢,比如有一名大學生,外表看起來非常文雅,誰也不成想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每天躲在馬路旁的玉米地裡,曾截殺3名少女,最後破案後連警察都感到震驚,沒想到這樣兇殘的殺人犯竟是個大學生所為。根據上述事實,我們如何面對這些缺失的教育與管理,到底怎麼辦?我認為應該從源頭抓起,讓全社會引起重視,首先國家應對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進行改革,把德、能、體、智列入課本,並制定出對每個學校在開設德、能、體、智方面加強目標考核,使德能體智教育列入學校教育的重要專案。同時除了考核目標之外,還要有對不完成這項工作的懲罰措施,使德、能、體、智教育全面落實到每個學生的人頭上,同時要把德能兩項列入評選”三好學生”、升學、高考條件之中,這樣就能從源頭遏制這種重知識輕德能的現象。同時也要對社群人員下指標,要求一年要抓多少重視孩子德能教育方面的典型,同時要將典型列入評選”五好家庭”的條件中。這樣就會從源頭解決德能體智教育不上日程的問題。以上僅對《為什麼有些人受到的教育越來越多,但個人擔當和社會責任感卻越來越少》的原因與對策,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琴和古箏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