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yfxvhgf

    對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拆字聯,對聯中的一朵奇葩。變化無窮,妙趣橫生。明朝劉伯溫隨朱元璋攻打姑蘇(蘇州)時,朱元璋出一上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天下口”為“吳”字,“天上口”為“吞”字。後接“志在吞吳”(姑蘇屬吳國)。劉伯溫稍一思索對曰: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人中王”是“全”字“人邊王”是“任”字,後接“意圖全任”。此為妙對,其意更近一步。唐伯虎才思敏捷,有一聯廣為人知:“十口心思,思國思君思社稷;八月尚賞,賞風賞月賞秋香”,妙在“十口心”合為“思”字,“八月尚”合為“賞”字,又連成一氣文氣暢通。清咸豐年間,劉昆吾。有一次遊學某學館。先生閉門擋駕,出上聯曰“門內有才,閉門不納無才客”。 劉倚門對曰 “馬旁有主,駐馬還須問主人”。先生驚歎其才,立迎。此聯,上拆“閉”下拆“駐”,字意契合銜接巧妙。清朝年間,有兩姓聯姻。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大婚之日,有聯祝賀:“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有米;娶來何家女,添人添口添丁”。上聯以“水、田、米”合為“潘”, 下聯以“人、口、丁”合為“何”字,既暗合兩方姓氏,又反映各自的祈願。幽默詼諧之中增添了喜慶氣氛。有師生二人江邊遊玩,見鴻雁飛翔。先生將”“鴻”字拆開,吟一上聯“鴻是江邊鳥”,學生立答“蠶為天下蟲”。拆字聯本來就難對,若再加一些條件就更難了。唐末詩人李群玉和塾師聯對,塾師說:“我出個拆字對,結尾要用唐詩。” 他念道:“晶字三個日,時將有日思無日,日日日,百年三萬六千日。”李群玉不愧才子,對道:“品字三個口,宜當張口且張口,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傳說康熙求才若渴,一旦發現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聽說一位和尚很有學問,便請他來宮中下棋。康熙連輸三盤,出上聯試和尚:“山石巖下古木枯,此木為柴。” 此聯拆“巖”、“枯”、“柴”三字而成,文字連貫。不料,和尚隨口而出:“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聽,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對得無懈可擊,心中十分高興,便委以重任。咸豐年間,有一位知府叫卜昌,他小有才氣但傲氣十足。有一天他來到一家學館,見兩個學童正在讀書,便想賣弄文墨,於是同兩學童對句。卜昌冷笑道:“兩火為炎,既然不是鹽醬之鹽,為何加水變淡?”一學童笑著對道:“兩土為圭,既然不是烏龜之龜,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聽罵他是烏龜,氣得滿臉通紅。另一學童見卜昌醜態,也對道:“兩日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為何加口便唱?”卜昌一聽氣壞了,可兩個學童對得文韻俱佳,也無可奈何。北宋佛印和尚有一天去拜訪蘇東坡,大吹佛力廣大,佛法無邊。坐在一旁的蘇小妹便有意開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聽,也反戲她一聯:“女卑為婢,女又可為奴。”蘇小妹和佛印的妙對,就是利用拆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戲謔,妙趣橫生。西湖天竺頂有一座庵寺,叫“竺仙庵”,庵邊有個泉眼,泉水極其清冽。有兩個脫俗靜心修道的人,常在庵中泉水煮茶品嚐。有一聯懸於庵門:“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個山人。”上聯“品”拆成“三口”,“泉”拆成“白水”;下聯“竺”拆成“二個”,“仙”拆成“山人”。把道士在庵中的情境寫得惟妙惟肖。解放前,三水縣的群眾寫了一副諷刺地主的統治工具 ——“公局”的對聯:“八面威風,轉個彎私心一點;大橫屍樣,勾八去有口難言。”對“公局”諷刺有力,入木三分。還有一副規勸抽大煙者的對聯:“因火成煙,若不撇下終是苦;官舍為館,人能回首便成人。”上聯把“煙”字拆成“因”、“火”,勸戒:執迷不悟永遠受苦。下聯把“館”字拆成“官”、“舍”,指出:迷途知返一片光明。成了一副治療毒癮的良藥。(拆字聯)三口品人生真味 二人從山水詩情何人可證,證須正言!。。。。,。。。。! (此聯格式,難度較高)(諧音聯)因何(荷)而得偶(藕) 有幸(杏)不需媒(梅)(諧趣、諧音聯)普天同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迴文聯)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 變字轉義詩聯)今見貪尾上翹,府內腐人暗笑。人可何何時查? 心尤憂憂心燒!(借義聯)虛心成大器 勁節見奇才(喻“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皇帝大清國對陣準格爾勢力,作為大清的精銳八旗在當時還有餘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