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在歷史的演進中,書法界出現了“帖學”和“碑學”這兩種流派,長期以來,“帖學”是其中的主流流派,在書法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碑學”則相對較為沉寂。清代時期,“碑學”出現了長足的發展,開始勃興。

    蘭亭集序

    關於“帖學”和“碑學”,最早是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明確提出來的。“帖學”主要是指以王羲之和王獻之以及屬於其書法體系之下的晉、唐、宋等時代的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和理論為主要指導進行書法創作;“碑學”則是指以兩漢的碑板石刻及書風為指導的書法創作。

    碑帖

    清代初期,由於文字獄的嚴苛,廣大的文人不得不轉變方向,不再從事文字創作,而是開始紛紛投身於金石學之中,以避禍保身,這種潮流的出現也就導致了金石學的勃興,大量的古代碑刻被發現並重視。其中所蘊含的書法技法和理念也逐漸被廣大的文人所瞭解、重視。

    再而,長期以來,“帖學”在書壇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廣大書法家的創作,也多無法擺脫這一領域的束縛,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一領域已經愈加成熟,單純的書風也逐漸顯露現出呆板的情況,難有新的突破。且由於時間的流逝,“帖學”最為原始的作品也愈加稀少,更難獲得,文人難以獲得珍貴的原帖,多是參照後人的作品進行創作,此時的書風也更難體現出原始的風貌。重要的書法作品多為皇家珍藏,平民難窺其珍。且清代早期帝王也多好書法,不斷的臨摹原帖並翻印翻刻,原帖的神韻也逐漸失去了本來的風貌,更是導致其僵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碑學書法作品

    正如上文所述,在清初文字獄的風潮裡,金石學得以勃興,這一方面產生了新的書風,另一方面也使得廣大文人投身於金石研究之中,深入體悟其中所包含的書法韻味。再而,珍貴的原帖往往為皇家所壟斷珍藏,普通文人多是以後人的再創作為模板聯絡,神韻漸失。而“碑學”則不一樣,中國悠久的歷史提供了太多的書法模板,這些金石往往散落於田野之間,或深埋於泥土之中,廣大文人只要稍費心力,便可尋找到原始的作品進行學習,能更進一步的貼近原始的書風。且由於“帖學”長期以來的發展已經非常完善,難有突破,投身於“碑學”之中,也能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作品,跳出長期以來的束縛,故而也受到了廣大文人的喜好。

    參考資料:

    1. 張孜,清代碑學興起的歷程和意義,藝海,2017年12期

    2. 賀電,清代碑學勃興與政治,中國書法報,2017-08-15

    3. 王超,清代書法理論中碑學的審美意識,文學教育(下),2017年08期

  • 2 # 王建強書法

    清初時期,書法延續了明代習慣,盛行帖學,都是學董其昌,趙孟頫一路,同時受科舉考試製度“館閣體”的束縛,書作都是千篇一律,沒有生機。

    就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鄭板橋以獨樹一幟的六分半體,金農漆書為代表的“改革派”以充滿生機的書藝,打破單一帖學統治,成為改革先行者,也拉開了清代“帖學漸廢,北碑盛行”的歷史序幕。

    這二人之後,清代學界又興起了考證碑版,金石之風,書家也都崇漢魏,追周秦,從原始古碑探尋新意,就使的碑學之風很快興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養的小魚快死了,是不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