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IBM的考試題
回答利潤是2元的肯定是面試失敗者; 回答3元的更為愚蠢,因為自己什麼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敗;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屬於傻子範圍; 結果是:本來可以直接賺3元的,經過他3次交易後總利潤變成1元了.
該題考查的不是數學計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經濟活動中將“如何獲得最大利潤”放在首位思考,也測試你在紛雜的交易過程中能否明確自己的位置.在解題之前,首先要說明一點,商品的價值在交換的過程中是會變化的.這裡要考慮到成本核算的問題,就是說雞的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
(i)第一次8元買進,對他來說(也對以後要與他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是8元.然後以9元賣出,這時賺了1元,這裡是很顯然的,沒有疑問.
(ii)請注意,接下來這句話是關鍵:買走雞的人(我們稱之為B)花了9元才買到的這隻雞,所以此時對B來說(也對以後要與B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開始那人(我們稱之為A)花8元買到雞的時候雞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樣.
(iii)這時A又從B處將這隻成本是9元的雞以10元買了回來,如果我們從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買到的雞以10元賣掉了,B賺了1元,相對地就是A虧了1元.
(iv)現在A手裡的這隻雞是花10元買回來的了,所以對A來說(也對以後要與A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又漲到10元了.
(v)最後A將這隻成本是10元的雞以11元賣給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樣,賺了1元.
然後總結一下:(i)時賺1元,+1;(iii)時虧1元,-1;(v)時賺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說A這傢伙腦袋進水了,(i)之後就已經賺到1元了,步驟(ii)至(v)都算白乾了,沒有效率.
我們現在來看,雞在C手裡,是他花11元買的,就是說現在雞的成本又漲到11元.如果一開始A就把當時在他手裡成本還是8元的雞以11元賣給C,同樣可以達到現在的情況,就是說A原本能賺到3元的,現在只賺到1元,所以在整個過程中A其實是虧了2元(即:沒有得到本來應該得到的利潤,也是一種變相的虧損).
經濟學上虧兩元 數學上賺一元
這個是IBM的考試題
回答利潤是2元的肯定是面試失敗者; 回答3元的更為愚蠢,因為自己什麼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敗;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屬於傻子範圍; 結果是:本來可以直接賺3元的,經過他3次交易後總利潤變成1元了.
該題考查的不是數學計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經濟活動中將“如何獲得最大利潤”放在首位思考,也測試你在紛雜的交易過程中能否明確自己的位置.在解題之前,首先要說明一點,商品的價值在交換的過程中是會變化的.這裡要考慮到成本核算的問題,就是說雞的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
(i)第一次8元買進,對他來說(也對以後要與他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是8元.然後以9元賣出,這時賺了1元,這裡是很顯然的,沒有疑問.
(ii)請注意,接下來這句話是關鍵:買走雞的人(我們稱之為B)花了9元才買到的這隻雞,所以此時對B來說(也對以後要與B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開始那人(我們稱之為A)花8元買到雞的時候雞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樣.
(iii)這時A又從B處將這隻成本是9元的雞以10元買了回來,如果我們從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買到的雞以10元賣掉了,B賺了1元,相對地就是A虧了1元.
(iv)現在A手裡的這隻雞是花10元買回來的了,所以對A來說(也對以後要與A交易的人來說),雞的成本又漲到10元了.
(v)最後A將這隻成本是10元的雞以11元賣給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樣,賺了1元.
然後總結一下:(i)時賺1元,+1;(iii)時虧1元,-1;(v)時賺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說A這傢伙腦袋進水了,(i)之後就已經賺到1元了,步驟(ii)至(v)都算白乾了,沒有效率.
我們現在來看,雞在C手裡,是他花11元買的,就是說現在雞的成本又漲到11元.如果一開始A就把當時在他手裡成本還是8元的雞以11元賣給C,同樣可以達到現在的情況,就是說A原本能賺到3元的,現在只賺到1元,所以在整個過程中A其實是虧了2元(即:沒有得到本來應該得到的利潤,也是一種變相的虧損).
經濟學上虧兩元 數學上賺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