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首先秦國的糧食要比趙國多這是肯定的,在先秦時期百姓的主食既不是我們現在小麥也不是大米,而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小米即粟。據記載當時的在年景好的時候,燕趙楚可以"粟支十年”,當然十年是一個虛數只是說明可以用幾年都沒問題。

    但是在記載秦國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呢,“秦富天下十倍,積粟如丘”。秦國富庶得益於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耕戰體系,把秦國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農戰”機器。更重要的是,秦國雖然其它地方貧瘠,但是秦國擁有中國肥沃的四大平原之一“關中平原”。

    而那個時候地處北方東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開發還嚴重不足,華北平原則被燕趙韓楚齊魏所共有,而且在秦國吞併了巴蜀之後,又擁有了“天府之國”的蜀國。秦國的糧食最多是毋庸置疑的。

    那秦國到底有多少糧食呢?當時各國的糧食一般都存在建立的糧倉,糧倉裡面一堆一堆的存放,被稱為“一積”,一般一積為一萬石,但是秦國櫟陽普遍都是兩萬石一積,而國都咸陽則達到了十萬石一積。秦朝的時候一石大概是現在的60斤左右,這就是說一積就有600萬斤糧食。對於長平之戰來說,秦國60萬大軍僅這一積就夠大軍食用5天,如果以每個士兵一天兩斤口糧來算的話。

    如果看劉邦和項羽滎陽之戰,劉邦和項羽對峙了四年之久,劉邦就靠著敖倉的糧食數十萬大軍就一直無糧草問題。但是項羽因為缺糧不得不和劉邦談和。當然敖倉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的,但是我們可以和咸陽倉和陳倉還有灞上倉對比的話,那秦國的當時的咸陽糧食供應長平之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趙國呢肯定是不如秦國,對趙國的記載較少,我也懶得再找資料了,因為長平之戰對關鍵問題並不是儲存糧食的多少,而是運糧的問題。

    趙國雖然糧食不太充足,但是勉強維持是沒問題的。雖然趙國距離比較近,但是趙國運量不便,而秦國可以從水路運糧,趙國只能從陸路運糧。這就造成了遠征的秦軍後勤比趙國還要充足。秦國可以“從渭水入河,汾,裡敷雖多,不費汗馬之勞”。秦國可以依靠渭河,黃河,汾河不費力氣的運送糧食,但是趙國完全沒有這種優勢。

    再加上白起在包圍了趙括後,趙軍更是一點糧食都運不進去了。最終在趙軍斷糧了45天后突圍無望,主將趙括戰死後投降了。

    實際上秦國依靠便利的水路,無論是在伐趙,魏,韓,楚的時候都能很好的提供後勤保障。就像張儀在嚇唬楚王的時候就說道

    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於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

    雖說這是嚇唬,但是事實上秦國也是這麼做的。在司馬錯伐楚的過城中就是這樣搞的:“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所以長平之戰最大的問題,在於運糧而不在於儲存了多少糧草。秦昭襄王甚至發動了全國15歲以上的男丁都去運糧。

  • 2 # 壯美家園

    糧食自古以來就是關係國民生計的重要戰略物資,在古代農業經濟和冷兵器作戰的生產條件下,最重要最根本的戰略資源就是糧食。長平之戰,秦國正是在切斷趙國的後勤供給,自己依仗充足的糧草供應,最終贏得了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殲滅戰。

    在秦滅六國的十年統一戰爭期間,擁有龐大軍隊的秦國是在穩定的軍糧保障下,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秦國之所以有充沛的糧食供給,則得益於秦國曆代君王從政策、勞動力、法律以及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上對農業生產的極度重視。《墨子·雜守》記載,戰國秦漢時期計程車卒每天吃兩餐,如果以最小量來計算,趙國軍隊每天至少需要四十五萬斤口糧,這還沒有加算戰馬的消耗。

    對於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其糧草的消耗和武器裝備損耗的是十分驚人的。秦國又是憑藉什麼來支撐如此巨大的消耗的呢?

    一,問題的解決在於秦國擁有一個龐大的財政收入即糧草徵收來源。幫助秦國實現這一目標的人是商鞅。商鞅對秦人說,在生活中你只需要做兩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擁有強大的農業才足夠支撐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就此,商鞅為秦國定製了一個延續上百年的國策:“耕戰”。其核心就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則必須重農。“商鞅把‘耕戰’作為國家生存的根本和國家富強的基本手段”。自商鞅變法以來,這一政策“為秦國曆代統治階級所不懈恪守”。

    二,商鞅在秦國“廢井田,開阡陌”,頒“懇草令”,擴大面積,使當時秦國每個勞動力負擔的耕地,比關東諸國高出一倍,在同等條件下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正是由於關中每個勞動力能夠比關東農民提供更多的剩餘糧食,秦國與關東諸國相比,在每次戰爭損耗之後,更具恢復的能力。商鞅在秦國實施授田制,強制農民開墾和耕種。“商鞅是中國重農抑商思想的鼻祖,是把“抑商”與“重農”同時定為基本經濟政策的第一人”。

    三,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生產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後來又攻佔了蜀地,他們擁有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兩塊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肥沃,而且他們的生產力發達。生產力的提高,那麼,秦國同樣的糧食產量可以用更少的人來完成。商鞅在變法中制定了“罰賦”,即頒佈《分異令》,規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其目地就是要強迫有兩個成年兒子的家庭必須分家,否則“加倍徵納田租”。商鞅企圖透過這種按人口徵稅的法律條款強制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目的是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以促進小農經濟的發展,增加糧食產量,進而保障充足的後勤供應。

    同時,商鞅利誘“三晉之人”來耕耘秦國的土地,而秦國黎民則對外應敵。秦人為武士階級,晉人則為佃戶。秦華人專心的追求軍功,而三晉之民既受田宅,又免兵役。這樣一種安排使雙方互利,結果也是皆大歡喜。

    四,為了保護農業生產的平穩和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秦國制定了種種法律條款來調解農業生產關係,促進農業生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是秦國一部完備的經濟法規”。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曆任政府先後制定了《倉律》《廄苑律》《徭律》《效律 》《田律》《司空律》等經濟法規,以此來保護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五,在農業社會中,最重要的經濟活動莫過於農業生產。在東方六國大力發展商業的時候,地處西陲的秦國卻透過大力鼓勵人民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來進行農業生產,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來改造耕地,以此來提升農業生產力,提高糧食產量。

    因此,與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和充足的糧草保障的秦國鐵騎相比,趙國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同時期的趙國無論是財政收入還是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常備軍數量是秦國的二分之一。其糧食產量最富庶的地區,又基本上是兵家必爭之地,根本無法保障進行農業生產。沒有充足的糧草供給,秦趙之間對峙的結局可謂早已註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膝上型電腦有響應,但是螢幕一直是黑屏的,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