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答這一問題時,理性主義多代表啟蒙運動思想,人文主義多代表文藝復興思想,若二者做比較,則可理解為啟蒙運動思想比先前哲學進步之處.不要把它們混為一談.如果你非要問具體,那就看下面: 人文主義和人文精神的聯絡和區別: 人文精神讓人聯想到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人文主義”(Hamanism)。人文主義主要針對前現代的宗教、倫理、政治對於個體的壓抑,主張個性的張揚,強調感官、此岸、現實、工具的重要性,主張從宗教的神靈的彼岸的王國,迴歸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質的生活,認為前者是虛幻的,後者才是現實的,才是人本身。人文主義是西方走出中世紀,邁向現代社會的起點。 人文主義、人文精神都是對於某種外在於人的異化力量的否定,強調“回到人自身”,但兩者指向相反。人文精神針對的是現代程序中的西方中心主義、物質消費主義、技術工具主義,強調人文文化,自我實現和內心關懷,主張人的主體創造作用、主張民族自尊、自持、自決。從這個角度看,關於人文精神過去是否有過的質問是沒有意義的。 現代工業與資本改變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尤其是現代科技的運用,給許多人過於飽和的感官慾望滿足。可是物極必反,人們開始囿於現成知識、常規邏輯、傳媒語言、官僚體制與技術規範裡,目光越來越短淺,趣味越來越市儈,人情越來越淡薄,競爭越來越冷酷,而人對現實的依賴、順從以及惰性卻在增加,想象力、創造力在減退,主體性在喪失,信仰、理想、道德、情操等構成人的靈魂並且規定人生的意義的品質瓦解了。這,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手段與目的的顛倒。 沒有抽象的“人本身”,感官、肉體是人的,靈魂、精神更是人的。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經濟、科學、技術、習俗等都是人的事務的體現,哪一方面的膨脹壓抑了全面發展,都是人的異化和失落,都需要回到“人本身”。 人文主義與人文精神的對立與統一:前者從天國回到人本身(肉體),後者從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之比較 (一)產生背景及條件.都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產物,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力量的強大是兩種思潮產生的根源.除此而外,人文主義的產生還與當時義大利城市的發達,義大利歷史上文化人才的輝煌成果以及世界文明如中國四大發明的影響等有關;啟蒙思想既有文藝復興運動打下的基礎,又有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促進,還有英國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推動,以至於英國的經驗主義和法國的理性主義哲學也都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發展歷程.都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漫長髮展時期,都有一個從興起到發展再到高潮的幾個階段.人文主義14世紀從義大利開始,15世紀後半期發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16世紀達到高潮,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即1330~1370年,1370~1450年,1450~1490年,15世紀末至1560年;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17世紀興起於西歐,18世紀發展到高潮,並傳播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歐美和亞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初),掀起階段(18世紀),高潮階段(18世紀下半期). (三)主要內容.人文主義又稱人道主義,作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主要內容有:反對中世紀神學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肯定人的價值,強調人的可貴;反對中世紀神學的禁慾主義和來世觀念,提倡人們現世生活的享樂;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和封建等級觀念,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對中世紀的矇昧主義,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認識自然,造福人生.理性主義作為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它崇尚理性,肯定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提倡科學,重視知識,反對愚昧,嚮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承認人的價值,追求個人的自由和解放 (四)表現形式.人文主義注重從感情的角度研究人,強調人的本性的感情,意志等,主要透過文學,藝術,倫理思想等手段,領域來描繪和表現人,展示人類自身的性格力量和理性力量.啟蒙哲學則注重從悟性的角度研究人,強調人本性中的理性方面,認為思維著的悟性是衡量的惟一尺度,注重人本身及人與人關係的史觀,是透過對哲學,國家,法的認識,闡明人類理性力量和自身價值的存在.前者以抨擊的方式提出問題,著手研究,以破為主;後者以思考構建體系,著手描繪闡述,以立為主.其間是歷史的聯絡,是邏輯上的繼續和發展. (五)性質,意義及歷史侷限.兩者都是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裡的反封建鬥爭,同為資產階級性質的文化思潮,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作為以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文藝復興運動,它在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領域都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取得了輝煌成就,同時人文主義也為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理論上的準備,是一場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但人文主義按其性質來說是屬於個人主義的,它實際上既不是一種信條,也不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代表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想把自己組成一種運動,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物件,這是人數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而不像路德或諾克斯那樣,也不像後來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那樣,以沒有受過教育的廣大群眾為物件.因此它的侷限性在於它把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特徵看作全人類普遍的人性,掩蓋了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對立,深深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從歷史的角度看,啟蒙思想是人文主義的繼續和發展,它接過文藝復興的旗幟,又在人文主義旁邊加註上了理性和進步的字樣,它在哲學史上處於機械唯物主義向辯證唯物主義的過渡時期,在許多問題上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它以理性為武器,用理性徹底批判宗教神學,最終具有和戰鬥的無神論相結合的性質;用理性無情地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具有和公開的現實政治相結合的性質.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對舊制度,舊傳統和舊文化進行了無情地批判和鬥爭,以激勵人民群眾強烈的反封建鬥爭熱情.啟蒙運動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革命家,如拉法夷特,羅伯斯庇爾,丹東等,呼喚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對歐美乃至亞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啟蒙運動及其思想依然沒有超越出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①啟蒙思想家宣傳的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社會歷史觀是唯心的;②過分誇大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以為理性可以改造社會,改造一切;③不相信人民群眾是革命的力量,對奪取政權和改造社會的艱鉅性認識不足;④所謂自由和平等是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宣傳的"理性王國"是理想化了的社會理想,帶有某種程度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文主義是指一種廣泛的態度,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來看待世界萬物與事物。 理性主義則是指哲學立場,以高揚人的理性為核心。
其實,在答這一問題時,理性主義多代表啟蒙運動思想,人文主義多代表文藝復興思想,若二者做比較,則可理解為啟蒙運動思想比先前哲學進步之處.不要把它們混為一談.如果你非要問具體,那就看下面: 人文主義和人文精神的聯絡和區別: 人文精神讓人聯想到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人文主義”(Hamanism)。人文主義主要針對前現代的宗教、倫理、政治對於個體的壓抑,主張個性的張揚,強調感官、此岸、現實、工具的重要性,主張從宗教的神靈的彼岸的王國,迴歸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質的生活,認為前者是虛幻的,後者才是現實的,才是人本身。人文主義是西方走出中世紀,邁向現代社會的起點。 人文主義、人文精神都是對於某種外在於人的異化力量的否定,強調“回到人自身”,但兩者指向相反。人文精神針對的是現代程序中的西方中心主義、物質消費主義、技術工具主義,強調人文文化,自我實現和內心關懷,主張人的主體創造作用、主張民族自尊、自持、自決。從這個角度看,關於人文精神過去是否有過的質問是沒有意義的。 現代工業與資本改變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尤其是現代科技的運用,給許多人過於飽和的感官慾望滿足。可是物極必反,人們開始囿於現成知識、常規邏輯、傳媒語言、官僚體制與技術規範裡,目光越來越短淺,趣味越來越市儈,人情越來越淡薄,競爭越來越冷酷,而人對現實的依賴、順從以及惰性卻在增加,想象力、創造力在減退,主體性在喪失,信仰、理想、道德、情操等構成人的靈魂並且規定人生的意義的品質瓦解了。這,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手段與目的的顛倒。 沒有抽象的“人本身”,感官、肉體是人的,靈魂、精神更是人的。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經濟、科學、技術、習俗等都是人的事務的體現,哪一方面的膨脹壓抑了全面發展,都是人的異化和失落,都需要回到“人本身”。 人文主義與人文精神的對立與統一:前者從天國回到人本身(肉體),後者從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之比較 (一)產生背景及條件.都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產物,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力量的強大是兩種思潮產生的根源.除此而外,人文主義的產生還與當時義大利城市的發達,義大利歷史上文化人才的輝煌成果以及世界文明如中國四大發明的影響等有關;啟蒙思想既有文藝復興運動打下的基礎,又有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促進,還有英國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推動,以至於英國的經驗主義和法國的理性主義哲學也都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發展歷程.都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漫長髮展時期,都有一個從興起到發展再到高潮的幾個階段.人文主義14世紀從義大利開始,15世紀後半期發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16世紀達到高潮,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即1330~1370年,1370~1450年,1450~1490年,15世紀末至1560年;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17世紀興起於西歐,18世紀發展到高潮,並傳播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歐美和亞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初),掀起階段(18世紀),高潮階段(18世紀下半期). (三)主要內容.人文主義又稱人道主義,作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主要內容有:反對中世紀神學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肯定人的價值,強調人的可貴;反對中世紀神學的禁慾主義和來世觀念,提倡人們現世生活的享樂;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和封建等級觀念,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對中世紀的矇昧主義,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認識自然,造福人生.理性主義作為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它崇尚理性,肯定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提倡科學,重視知識,反對愚昧,嚮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承認人的價值,追求個人的自由和解放 (四)表現形式.人文主義注重從感情的角度研究人,強調人的本性的感情,意志等,主要透過文學,藝術,倫理思想等手段,領域來描繪和表現人,展示人類自身的性格力量和理性力量.啟蒙哲學則注重從悟性的角度研究人,強調人本性中的理性方面,認為思維著的悟性是衡量的惟一尺度,注重人本身及人與人關係的史觀,是透過對哲學,國家,法的認識,闡明人類理性力量和自身價值的存在.前者以抨擊的方式提出問題,著手研究,以破為主;後者以思考構建體系,著手描繪闡述,以立為主.其間是歷史的聯絡,是邏輯上的繼續和發展. (五)性質,意義及歷史侷限.兩者都是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裡的反封建鬥爭,同為資產階級性質的文化思潮,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作為以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文藝復興運動,它在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領域都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取得了輝煌成就,同時人文主義也為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理論上的準備,是一場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但人文主義按其性質來說是屬於個人主義的,它實際上既不是一種信條,也不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代表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想把自己組成一種運動,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物件,這是人數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而不像路德或諾克斯那樣,也不像後來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那樣,以沒有受過教育的廣大群眾為物件.因此它的侷限性在於它把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特徵看作全人類普遍的人性,掩蓋了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對立,深深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從歷史的角度看,啟蒙思想是人文主義的繼續和發展,它接過文藝復興的旗幟,又在人文主義旁邊加註上了理性和進步的字樣,它在哲學史上處於機械唯物主義向辯證唯物主義的過渡時期,在許多問題上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它以理性為武器,用理性徹底批判宗教神學,最終具有和戰鬥的無神論相結合的性質;用理性無情地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具有和公開的現實政治相結合的性質.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對舊制度,舊傳統和舊文化進行了無情地批判和鬥爭,以激勵人民群眾強烈的反封建鬥爭熱情.啟蒙運動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革命家,如拉法夷特,羅伯斯庇爾,丹東等,呼喚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對歐美乃至亞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啟蒙運動及其思想依然沒有超越出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①啟蒙思想家宣傳的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社會歷史觀是唯心的;②過分誇大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以為理性可以改造社會,改造一切;③不相信人民群眾是革命的力量,對奪取政權和改造社會的艱鉅性認識不足;④所謂自由和平等是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宣傳的"理性王國"是理想化了的社會理想,帶有某種程度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文主義是指一種廣泛的態度,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來看待世界萬物與事物。 理性主義則是指哲學立場,以高揚人的理性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