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思維視覺

    黑茶的歷史演變過程

      1、按照年代分

      (1)、秦漢時期

      黑茶最早出現的年代是秦漢時期的渠江黑茶薄片,這種茶的主要特徵是形狀大小不一,呈扁平薄片狀。起源於安化縣渠江鎮,明間相傳渠江黑茶薄片是為張良所造,所以又稱之為“張良薄片”。漢朝時期的黑茶根據安化縣縣誌記載主要是黑茶薄片,是一種皇家薄片。

      (2)、唐宋時期

      唐宋時期的黑茶主要是源於四川省、湖南省,可以追溯的是唐宋時期茶馬交易的早期(唐德宗貞元年間,約785-804年),最開始茶馬交易的茶葉主要是綠茶,主要是分佈在四川雅安和陝西漢中。湖南省黑茶主要是生產於湖南益陽安化縣(《封氏聞見錄》載),2009年,安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黑茶生產地。

      (3)、明朝嘉靖時期

      最早出現黑茶二字主要是追溯到明朝嘉靖三年時期的《甘肅通志》上面。《甘肅通志》清晰的講述了喝茶的發酵特徵和製作工藝。“以商茶低偽,徵悉黑茶。地產有限,仍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曬一篾,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

      (4)、1972-1974年

      長沙馬王堆一、三號漢墓出土有一笥竹簡,經考證即茶一箱,箱內黑色顆粒狀實物用顯微鏡切片被確認為是茶。

      2、按照茶的種類分

      (1)、四川黑茶

      四川黑茶主要是源於四川,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中早期,主要是雅安人在運輸茶葉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茶葉。

      (2)、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時由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渠江鎮生產的渠江皇家薄片,也就是明間俗稱的“張良薄片”。

      (3)、藏茶

      藏茶是一種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的茶葉,是所有喝茶種類中最具價值的一種,藏茶是黑茶的鼻祖,藏茶是一種經過了及其複雜的工藝,經過了32道的古法從而製成的茶種。藏茶的原產地是在四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黑茶的種類

      1、緊壓茶

      緊壓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莊茶及其它適合制毛茶為原料,經過渥堆、蒸、壓等典型工藝過程加工而成的磚形或其它形狀的茶葉。緊壓茶的多數品種比較粗老,幹茶色澤黑褐,湯色澄黃或澄紅。

      (1)、茯磚

      茯磚茶最早是出現於1860年間,最早被稱為湖茶,同時是在三伏天加工所以又被稱之為伏茶,又因為原料是送往涇陽築制,又被稱之為涇陽磚。現今,茯磚茶主要是在湖南益陽和臨湘兩個茶廠進行加工製作。

      (2)、花磚

      花磚茶的名稱來由,一是由卷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故名“花磚”。因一卷茶淨重合老秤1000兩,故又稱“千兩茶”,規格為35X18X3.5釐米。

      (3)、黑磚

      黑磚茶源於1939年,產於湖南安化白沙溪。黑磚茶因為磚面用凸字字膜,蘭州市場稱黑磚為“鼓字老牌安化黑磚”, 主銷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以蘭州為集散地。

      (4)、青磚

      青磚茶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沒有的自然茶香,原產於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具有200多年的歷史。

      2、散裝茶

      (1)、天尖

      天尖茶是用一級黑毛茶壓制而成,色澤烏潤,香氣清香,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2)、貢尖

      貢尖茶是用二級黑毛茶壓制而成,色澤黑帶褐,香氣純正,湯色稍橙黃,葉底黃褐帶暗。

      (3)、生尖

      生尖茶是用三級黑毛茶壓制而成,色澤黑褐,香味較淡,帶有焦香,湯色暗褐,葉底黑褐粗老。

      3、花捲

      (1)、十兩

      十兩茶成品每支淨重10兩,故俗稱"“十兩茶”。

      (2)、百兩

      百兩茶成品每支淨重100兩,故俗稱“百兩茶”。

      (3)、千兩

    民宿文化

      千兩茶成品每支淨重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

    安化縣素有"茶鄉"之稱,產茶製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鐵"的記載,距今有千餘年的歷史了;元明時期"雲霧茶"、"芙蓉茶"馳名中外,成為朝廷貢品;明嘉靖年間安化黑茶取代四川茶遠銷西北諸省;明萬曆年間朝庭頒佈《安化黑茶章程》,正式定安化黑茶為運銷西北的官茶;清咸豐年間歐美各國茶商有"無安化字號不買"之說;民國時期長沙、武漢等地茶商都懸掛"安化名茶"招牌以招徠生意;近年來安化黑茶更是風行海內外,有"安化黑茶,中國獨有,中國黑茶,安化獨尊"之美譽。

    山是安化的傲骨,造就了安化人的大氣與豪放;水是安化的柔情,賦予了安化人的靈動與聰慧。安化,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兩萬年前先民就在這裡生息繁衍,經三苗拓荒,楚人經略,苗瑤耕耘,北宋以降,疆域甫定,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如銀河星漢,閃耀著璀璨光芒。

    安化梯田宛如天上瑤池,人間仙境。安化茶鄉古鎮車水馬龍,茶香四溢;安化茶馬古道,斜陽古樹,幽谷清風,見證了馬背上的奇珍,譜寫了安化茶業的輝煌;安化風雨廊橋天工巧奪,是鑲嵌在溪谷之上的明珠,是安化永恆的符號。

  • 2 # 九龍玉春

    任何一款大類茶的起源發展成型,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實也是必然。黑茶是典型的邊銷茶,儘管當今人們給它戴上了許多輝煌的王冠,但探求它的起源,邊銷茶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儘管起源的說法不一,但比較為人們認可的是內外兩種來源。先說內,就是當初茶葉邊銷過程中,由於產茶區大多雨水豐沛,運程又遠,難免會出現發黴變質的現象。也就是說最初外運的茶葉並不是現在的茶類,究竟是綠茶還是紅茶,現在找不到確切的文獻記載。等到達交易地點時,茶葉早已坨成了一體,於是就把這樣的茶葉扔掉了。因為茶葉在當時屬於高階消費品,有些運茶的人就撿了一些在回途中試喝,發現變了形狀變了味道的茶葉依然不錯,後來又多次在這樣的迴圈中成了運茶工的專用茶。經過成型後的茶葉最終也得到了邊民的認可,黑茶由此誕生。還有一種說法是邊民在放牧遷徙中把不捨得喝的茶葉弄成了坨,捨不得扔掉,試喝後不錯,尤其是更增加了去膩的功效,便要求內地茶商按樣做茶,形成了黑茶。

    不管怎麼說,都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靈動產生了黑茶,是勞動人民實踐的結果。這個產生的過程就是一種勞動文化,但並不是文化催生了它的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歷史年齡最小的新秀是誰?他菜鳥賽季的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