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了解二戰的人,都對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有著深刻的印象。這一場氣勢宏大的登陸戰役不僅預示著同盟國開闢第二戰場,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也預示著東西方第一次在重大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和步調一致。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不久,英美蘇三國就著手歐洲登陸事宜,誰知一拖再拖,直到諾曼底登陸成功。近三年的商討、斡旋的背後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了政客們的真實嘴臉,尤其丘吉爾,更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

    第一次登陸計劃延遲,源於丘吉爾的無奈。

    1940年,全世界的唯一焦點都集中在英吉利海峽。此時,號稱擁有“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投降,幾十萬英法聯軍被趕出歐洲大陸,鐵蹄下的歐洲僅剩英國在苦苦支撐,而不可一世的德國準備向英國進行最後一擊。

    這個昔日的歐洲強國,現在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義大利也乘人之危,在英國的非洲屬地大肆擴張,幾乎把他們趕出了北非和地中海;而英倫三島的防禦更加脆弱,英軍除了步槍以外,重武器全部丟棄在敦刻爾克。

    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沉迷於作壁上觀的孤立主義者,正發起一場“美國絕不參戰”的運動;在東方,蘇聯靠著外交的斡旋,遊走在戰爭之外。換句話說,1940年唯一能和納粹德國抗衡的只有丘吉爾領導的英國。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讓整日愁眉苦臉的丘吉爾樂開了花,不僅讓一直孤軍奮戰的英軍有了喘息的機會,還拉進了一個強有力的夥伴,共同對抗法西斯的侵略,同年10月,英美蘇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然而,“閃擊戰”還是把實力強大的蘇軍給打蒙了。短短一個多月,德軍推進蘇聯腹地600公里,成千上萬的官兵被俘,大片國土一夜之間淪喪,國家危在旦夕。在這危機時刻,斯大林一方面實行焦土政策,死守戰略要地;

    另一方面,斯大林求助丘吉爾,希望在法國開闢一個新的戰場,緩解蘇軍的壓力。丘吉爾在回覆只答應了物資援助,對於開闢第二戰場,他回答的很乾脆:無能為力。當然,他說的是實情,那個時候讓英國登陸西歐,確實是難為他了。

    首先,自敦刻爾克撤退以來,英華人與德國拼耗了一年有餘,實力消耗很大。雖然依靠“租借法案”,獲得了美國的軍事援助,但僅僅只是維持的狀態。要想在西歐登陸成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其次,英國是個海洋國家,海洋是其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在戰略上一直都是海軍和空軍優先發展,陸軍的戰鬥力水平根本就不能和德軍同日而語。登陸作戰,英國沒有做好準備,甚至可以說沒有實力進攻歐洲。

    更為重要的是,登陸作戰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幾十萬部隊的集結需要時間,各種渡海裝備的準備需要時間,更何況還要面對重兵把守的西歐大陸。客觀講,什麼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戰場的開闢需要時日。

    第二次登陸計劃延遲,源於丘吉爾的自私。

    1941年年末,希特勒計劃在冬季來臨前佔領蘇聯全境的夢想破滅,百年不遇的酷寒和1000多公里的後勤短板,讓善於“閃擊戰”德軍,終於被阻滯在莫斯科城下。更讓人振奮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

    這個訊息,讓丘吉爾興奮不已。有美國的強大工業體系和巨大的戰爭潛能,同盟國的力量得到了增強。如果說蘇聯參戰,一定在根本上改變了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那如果說能夠加快反法西斯戰爭程序的,一定是美軍的參戰。

    莫斯科會戰的勝利雖然打破了德軍佔領其全境的美夢,但1942年德軍的夏季攻勢讓蘇軍倍感壓力。對於羅斯福提出的“先歐後亞”戰略,斯大林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羅斯福也急於開闢第二戰場,即顯示美軍的實力又贏得盟國間的話語權。

    然而,這個方案遭到了丘吉爾的婉拒。對於羅斯福不計風險也要登陸歐洲的做法,丘吉爾完全不同意,他的原則是隻有在保證成功的條件下出兵,或者是德軍在蘇聯的作戰中再次失利而撤退時再出兵。

    也就是說,英國並沒有在1942年發動進攻的打算。甚至要等到蘇德雙方在拼耗中,德軍失敗時再動手,顯露出其“借刀殺人”的政客伎倆。同時,他還親自上門說服羅斯福,放棄當年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想法,制訂出進攻北非的新計劃。

    這樣的結果讓斯大林很失望,丘吉爾不得不親自前往蘇聯,當面解釋。能言善辯、富於想象的丘吉爾畫了一幅鱷魚圖,解釋道:“我們在打鱷魚的硬鼻子時,也要攻擊它柔軟的腹部。”這個“軟腹部”就是英美聯軍準備登陸非洲的“火炬計劃”。

    其實,丘吉爾的目的無非是在軍事上,打擊軸心國的軟肋,英華人花費的代價較少,至於主要戰場還是讓蘇聯人去面對吧;在政治上就更有好處了,選擇巴爾幹地區進軍,可直達中歐,能先於蘇聯人控制歐洲,防止東方勢力的插手。

    第三次登陸計劃延遲,源於丘吉爾的實力。

    1943年1月,隨著英美聯軍在非洲取得了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精神振奮的丘吉爾立刻與羅斯福聯絡在拉薩布蘭卡召開三國首腦會議,他要繼續鼓吹打擊“歐洲的下腹部”,進攻西西里島,並確定未來盟軍的方向。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斯大林以“正在進行冬季戰役,離不開”為由拒絕參加,其實就是想看一看英美是否有誠意?美華人很有誠意,馬歇爾早就制定好了橫渡英吉利的作戰計劃,而能說會道的丘吉爾再次讓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對於丘吉爾只顧打“鱷魚的肚子,不想碰鱷魚的頭”,美軍高層十分反感,但此時的美軍還在擴編之中,作戰經驗不多,明顯不如英軍。如果跨海峽作戰真的在1943年進行,擔任主力的一定是英軍,所以還不能強迫英國接受自己的建議。

    以馬歇爾為首的美國軍方,對再一次推遲渡海作戰而悶悶不樂。他們一致認為在以後的決策中,再不能讓丘吉爾和英軍將領主導未來渡海攻擊計劃了。

    當然,卡薩布蘭卡會議雖然推翻了美國擬定1943年進攻歐洲大陸的作戰方案,但在英國集結部隊,準備執行登陸法國的“霸王”行動得以展開。到了5月,美軍已是兵強馬壯,丘吉爾的話不好使了,其攻擊“軟腹部”的方案也被擱置不談了。

    最終,將橫渡海峽作戰行動的日期定於1944年5月。這也是斯大林期盼近三年的“第二戰場”。其實,早在1942年-1943年英美兩國是有能力進行登陸戰役的,哪怕只是建立一個堅固的“橋頭堡”,都是對蘇軍在蘇德戰場的支援。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肖屬馬水瓶座適合什麼顏色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