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ealthCrew
-
2 # 心血管王醫生
每天吃很多藥,常常只有慢性無法完全治癒,只能控制的疾病才會遇到這種情況。
臨床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就是小王醫生最長遇見的心腦血管相關疾病。
幾乎所有的心腦血管相關疾病都無法根治,都需要長期每天吃藥,給患者帶來了很大苦惱。這所有苦惱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苦惱就是是藥三分毒,每天吃,會不會把胃、腎、肝等等給吃壞了。病沒治好,反倒出了新病。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看吃藥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好處多,自然繼續吃;壞處多,自然就停掉。
好處就是一個藥的治療作用,壞處就是一個藥的毒副作用。任何藥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對於慢性疾病的朋友來說,一定是按醫生指導吃藥,按醫生建議定期複查。
對於我們慢性疾病的朋友,需要了解自己吃的藥的好處是什麼,比如降三高藥物,最基本的好處就是控制三高。阿司匹林加他汀的作用就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不吃三高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出現疾病加重甚至住院,甚至危及生命。阿司匹林加他汀不吃,就有可能心肌梗死,腦梗死。
這就是吃藥的好處,如果不吃會造成很多危險。
第二我們來看這些藥其實都是有副作用的,這個在藥品說明裡面已經詳細提到,小王醫生不做太多詳解。我們不能因為可能會出現副作用而不吃藥,因為那樣造成的危害更大。而吃藥本身的危害只是對於少數人。
同時我們吃藥要分什麼時間吃,餐前餐後吃,及時發現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時治療,及時修正,減少藥物副作用對人體的損害。
回到主題,每天吃藥對身體肯定有影響,但對身體帶來的好處多,我們就吃;如果造成的毒副作用大,我們就儘快停藥,改藥。比如藥物已經造成肝損害,肌肉損害,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過敏等等。那麼急需停藥,儘快就診。修改治療方案。
我是小王醫生!我是中國康復與中醫委員,全軍心臟病介入中心副主任醫師!
-
3 # 良醫濟世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首先不要有任何思想負擔,目前的藥物安全性很高,而且門診醫生都非常有經驗,服用藥物是安全的。在臨床工作多年,門診確實遇到一部分患者,合併多個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並不罕見,口服藥一大把,甚至有的還合併腎功能不全,吃藥更多。
但畢竟是藥三分毒,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如何儘量減少藥物的服用呢?那麼下面告訴大家如何儘可能減少藥物對人體的損害!
一、讓醫生最佳化治療方案一些疾病在急性期和慢性期,藥物的服用種類和劑量略有不同,比如冠心病患者服用的看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氯吡格雷,根據病情及支架置入的不同,氯吡格雷服用時間不同。在比如急性心梗出現了應激性潰瘍,出院時口服胃保護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酌情可停用。在門診發現類似上面的藥物該停的沒有停,該減的沒有減。
門診一些患者只是為了拿藥,而有的醫生因各種原因,忽略了病情的詢問,直接給患者開藥,以至於有的患者按照出院服用藥物清單長期服用好幾年,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二、定期複查有的患者認為沒有什麼症狀,可以繼續目前的治療方案,其實這是誤區。比如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調脂穩定版塊,當低密度脂蛋白過低時,應該減少他汀藥物的劑量。這需要監測血脂的變化。
三、儘量不要中西醫藥物同時服用首先表明,我雖然學西醫,但我信中醫,不過我仍然強調的是同時服用中西藥物一定要慎重,否則不但可能加重肝腎功損壞,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比如口服阿司匹林期間服用三七、川芎等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而心衰患者服用較大劑量的中藥湯藥可能會加重心衰。
四、調整服藥時間有的藥物適合空腹服用,有的藥物適合飯後服用,有的藥物必須睡前服用,而有的藥物沒有上述任何要求。所以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安排合理的服藥時間,避免同時口服太多的藥物,減少藥物反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風險。
五、改善生活方式,放鬆心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必須以改善生活習慣為基礎,健康生活方式,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鍛鍊,控制體重等等可明顯減少藥物的劑量。
六、遠離保健品我在以前的科普中多次提到,保健品僅僅是在特殊情況下,極個別患者有作用。在大量口服藥物的情況下,不建議再服用保健品,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肝腎損傷。一般而言,合理飲食,均衡營養足以保證人體日常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
-
4 # 齊有ci理
藥的負作用就是對身體健康有負面作用,藥進入身體傷胃,傷小腸菌群平衡,傷大腸菌群平衡,傷靜脈血管,傷肝,傷心,傷肺,傷腎,再傷心,再傷大血管,再傷血液所到之處,再傷細胞,傷內分泌。
-
5 # 愛腎網
最近,很多患者問我:“醫生,我胃痛,要不要做胃鏡,如果做胃鏡的話會不會對腎病有影響?”。答案:自然是可以做,沒有禁忌。
1
為什麼有這麼多腎友會胃痛呢?病人自然而然地認為是某種藥物刺激了胃,傷胃所致。這個觀點我還是認同的,口服的藥物沒有幾個會沒有胃腸道副作用的。但是,看到有的病人服藥情況,我驚呆了!10-20種的口服藥,這樣誰吃了會不胃痛啊。
降壓藥,激素,免疫抑制劑,降尿酸,降脂藥,鈣片,保肝藥,還有各種所謂的保腎的中成藥,甚至還有糾正貧血的藥物,照這麼吃,那麼胃藥也會在不久之後登場。別急,這我還沒說那些喜歡中西醫結合,哪種治療方式都不放過的人一定會再加上中藥的湯劑。
看到這個一長串藥物,我都胃痛!病人會說這些都是治病的藥啊,怎麼能不吃呢?就是不吃飯也不能不吃藥啊。我的神!你連飯都不吃了,你哪裡還有能力讓身體恢復,讓疾病轉歸啊。當然這樣做,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大家都盼望看到的血肌酐下降。
是的,這樣的情況下肌酐的確是會下降,但是後面的隱患更大,身體會呈現負氮平衡營養不良,此時稍有打擊都會造成致命性的連鎖反應發生。單純的感染可能進展成肺炎、心衰、腎衰加重,大量抗生素無效後二重感染,肝損害、白細胞減少等等。
這是進退兩難的選擇?治病就要吃一堆藥,難道不吃不治療了嗎?!
2
當然不是!我來和大家細細說個咱們腎友都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鹽和腎臟病
鹽不是腎臟病的原因,但是確實是促進病情加重和讓藥效減弱的原因。腎臟病後,鹽的排出減少,水鹽瀦留、腎臟缺血RAAS啟用……
此時的高血壓可能不止需要一種藥物來控制,但是控鹽後血壓的改善可以減少降壓藥的品種和數量,也不再需要利尿劑來幫忙了。利尿劑,不單單會引起電解質紊亂,還會影響嘌呤代謝,造成血尿酸的增高。
要求鹽攝入量的減少,必然會造成進食量的減少,要做到這點確實不容易。因為,鹽可以刺激味蕾,很多味道豐富的食物含鹽都很高啊!
腎科要求控鹽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高鹽的狀態下,影響降壓藥的發揮,不僅僅會使控制血壓效果不好,還有對蛋白尿減少的作用減弱或者消失。
3
那麼,我們的降壓藥是不是都白吃了?
蛋白尿控制得好,我們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就可以減量了。那後面的保肝藥、保腎藥、保護胃黏膜的藥物不就都可以不吃了。隨著進食的改善,身體營養狀態的改善,貧血、抵抗力低下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回覆列表
那就要看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藥了。
人生病就要吃藥,要是生重病,肯定吃的藥就比較多。
最重要的是遵醫囑!
從西藥的角度而言,可能頭疼給一個藥,腳疼也給一個藥。身上的毛病多了,醫生會根據服藥情況、病患身體情況、服藥禁忌等來搭配服用這些藥。
長時間吃要視乎具體吃藥的種類說明。說明書上都有長期毒性作用的說明。當然,這點靠譜的醫生都會考慮到的。不需要患者操心。吃了一段時間之後,醫生會根據身體好轉情況或是出現毒副作用而停藥或者換藥。
每一次醫生開出的藥的天數都是經過仔細思考的,敢開出長時間服用的藥都是比較安全可靠的藥,不需要太過擔心。
所以,要是覺得吃了藥身體不舒服,就趕緊跟醫生說!醫生會判斷這些情況屬於正常還是毒性反應而做出調整。
同理,中藥也是一樣的。中藥講究配伍,中醫師大筆一揮可能就是七八個中藥共用,也有單味藥運用的情況,但是少數。(但用藥原則也是能少用藥就少用的。)但是這樣熬出來的中藥的湯劑實在難喝,對腸胃刺激比較大。這種情況可以選擇用其他劑型,平常的湯劑可以改用丸劑、片劑等,但湯劑的靈活性比較強,便於中醫師隨著病患身體恢復情況隨時作出調整。要是腸胃實在受不了的話,那就還是跟醫生說一下。看有沒有別的劑型可以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