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行者82389376

    提有點自知之明的問題、說人話行不?袁崇煥將軍的偉岸生平事蹟是當時當世人有一致定論的!青史丹書鐫刻,爾等何物?豈敢如此無知無謂無恥吐屎噴糞?!

  • 2 # 秦先生197429774

    對袁崇煥打擊滿清入侵取得的成績要充分肯定,對袁崇煥一心救主,在沒有得到勤王聖旨情況下,甘冒殺頭之罪帶兵回京救駕的忠義之舉要充分肯定。但袁督師畢竟只是一個遼東督師,一個省級單位的軍事長官,為了解決朝廷不發軍餉,就斬殺軍隊走私頭子毛文龍,越權了,破壞朝廷的法律制度,這一點必須批評;第二,把青春叛逆期的崇禎當作成熟政治家,第二次重新擔任督師時候給崇禎談話,沒有讓崇禎下一個明確的聖旨,導致崇禎自己同意和談,等真的和談了,卻成了袁崇煥被殺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也要批評。

  • 3 # 田二40

    崇禎皇帝乃皇宮中長大的,哪裡知道市井的苦,經歷了什麼事,朝堂議政的沒人說真話,每天只知道大明大明,真的大明,任何事情只聽權臣說,御駕親征身體不行,冶理國家歷練不夠,袁崇煥乃師部級將領的不敢說實話,5年收復遼東,行嗎寬崇禎的心,結果5年皇太極打到北京來了,欺君呀,說真話崇禎高興嗎

  • 4 # 寒風拂劍

    首先袁崇煥應該不是漢奸,但是袁崇煥卻是一個目空一切,心大於天,眼高於頂,權力慾極強,膽大包天,信口開河的志大才疏之輩,沒他不敢幹的事情,卻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別的不說,僅僅只是擅殺毛文龍這一件事上,袁崇煥就摧毀了東江鎮,導致了嚴重後果,所以袁崇煥被千刀萬剮只是咎由自取,絲毫不值得同情!該殺該死!

  • 5 # MR杜wy

    滿遺家奴們對袁崇煥的恨,即使過了三四百年也依然耿耿於懷,不把袁崇煥抹黑,滿遺家奴們誓不罷休。

    不過滿遺主子們從乾隆時期倒是很客觀,對於明末清初的抗清義士乃至皇帝多有褒揚,比如:

    對於崇禎有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對於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時。抒誠效命。所奏諸疏。具見忠鯁。而其時主暗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轉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對於孫承宗清朝乾隆年間,撰《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追諡孫承宗"忠定"。義烈可嘉,更冀以褒闡忠良。

    對於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

    反觀對於投降派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錢謙益、屈大均、三順王……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

    底層的滿遺家奴們卻剛好相反,因為畢竟乾隆又不用衝鋒陷陣,不用和抗清義士直接交鋒。

  • 6 # 豫冬涉川

    守城成功了

    漢民族得以延續,如果沒有袁

    那就不好說了,他的過錯,主要是個人原因吧!或者說個人性格和崇禎一樣過於,自重

  • 7 # 鐵骨錚錚的熊

    我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一個忠臣。當然殺他也沒冤枉他。

    話又說回來,在明朝當時那種情況下,殺大將實在是一種浪費。

    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經過。

    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大明在和後金的對戰中,越發的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公元1625年,明朝遼東經略 高第下令山海關外的所有部隊,全部撤回關內。(袁崇煥成名戰)

    在這個時候,袁崇煥沒有撤退,他表示要與寧遠城共存亡。

    沒過多久努爾哈赤率領十三萬大軍攻打這隻要一萬人的寧遠城。

    憑藉城池中的紅夷大炮,後金衝鋒了數天都沒有結果,最終撤離戰場。據說努爾哈赤被大炮炸傷,最終後金慌忙撤退。

    寧遠大捷使袁崇煥一躍成為婦孺皆知的英雄,朝廷很快就委以重任。

    然而堡壘都是從內部瓦解的。袁崇煥如此知名,讓朝中某些大臣十分嫉妒,這些大臣利用錦州失守,袁崇煥沒有去救大做文章,最終彈劾了袁崇煥。天啟皇帝此時對袁崇煥也起了疑心。最終袁崇煥只能回家種地了。

    天啟死後,崇禎皇帝繼位。

    崇禎一上任,就重用袁崇煥,立馬封其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並御賜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

    當崇禎皇帝滿心期待的問袁崇煥,幾年可以復遼時,袁崇煥隨口說了句五年即可。(欺君石錘)

    崇禎一聽,大喜,自己沒用錯人。

    在旁的兵部大臣十分疑惑,散朝後便追上去問袁尚書:五年平遼,到底有何方略?

    袁崇煥說“聊慰上意”大意就是瞎說的讓皇帝放心而已。

    在這之後,袁崇煥直接去了遼東。遼東除了他這個主帥還有一個遼東總管毛文龍。俗話說的好一山不容二虎,在袁崇煥眼裡,初來駕到的他需要樹立威望,如何樹立?殺了毛文龍方可。

    於是乎,他直接以閱兵為由去了毛文龍的大本營皮島,然後歷數他十二大罪行,掏出他的尚方寶劍就地將其斬首。(毛文龍確實有罪,他虛報軍餉、私自徵稅等等。然而朝廷沒有管他,是因為他作用非常大,他所駐守的皮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的牽制後金軍隊,使其不敢對明朝長距離作戰。)

    毛文龍被殺,崇禎很是生氣,一方大員說殺就殺了,也不打個招呼。但想到五年復遼的承諾,莫說一個毛文龍,十個也殺得。隨即崇禎就給了袁崇煥一份嘉獎,大意就是殺得好。

    毛文龍死後,沒有毛文龍的牽制,後金準備大規模進犯明朝邊界。加之毛文龍屬下紛紛投靠後金,情況瞬間惡化許多。

    此刻袁崇煥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部署部隊,重新部署需要時間,他只能透過和後金議和來爭取時間。

    然而此時袁崇煥又犯了個錯誤,私自議和。這種大事你都不和皇帝打聲招呼,一個人就和皇太極議和了。(你這膽子也太肥了)

    這年的冬天,蒙古和後金都發生了嚴重的饑荒(當時是所謂的小冰河期),袁崇煥想拉攏蒙古人,於是上書請示皇帝能否賣糧食給蒙古人。崇禎對袁崇煥基本就是有求必應,當即同意。但要他按照蒙古人頭來賣糧,不能多賣。就是防止蒙古人把糧食轉手賣給後金。

    誰知袁崇煥根本沒把這當回事,賣糧十分大方,導致大部分糧食都流入後金了。

    失去了毛文龍的牽制,皇太極率領部隊長驅直入,直撲北京而來。而袁崇煥就在皇太極後面追著,整整五天,一場仗都沒打。袁崇煥此刻想憑藉北京城打一場漂亮的防禦戰,然而這不是寧遠城,這是國都,打輸了就全完了。

    此刻北京城內已經流言飛起,說袁崇煥已經叛變了,與皇太極私通訊件、私自議和、遊而不擊等等皆是證據。

    在這之後,袁崇煥想帶兵入城,皇帝不準備。沒辦法袁崇煥只好率兵緊貼著城牆作戰。

    不得不說,袁崇煥還真是一個難得的將才,最終防衛戰還真打贏了。

    幾天後,皇帝已發軍餉的名義召喚袁崇煥,隨即把他抓了起來。

    九個月之後,就凌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季後賽都是被哪隻球隊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