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人聚眾

    選擇這事兒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否則為什麼要提供選擇呢?假設有一種絕對的好,那麼還有人會選擇另外一種嗎?在選擇方面,任何選擇都有風險(成本),這種風險叫做機會成本。

    什麼是風險?風險就是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性。而一旦選擇,這種不確定性就存在,也就是風險。

    你愛狗,不能要求所有人愛狗,不能吃狗肉。你選擇固定利率(或LPR),不能要求所有人選擇固定利率(或LPR)。

    因此,不管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都是沒有問題的,不要以主觀思想去預測客觀存在,也就不存在到底選擇哪個更好了——兩個都好,就像你投資債券和投資股票,是比較不出哪個最好的,他們只適合不同的投資人群(每個人的投資能力卻是不同的)。

    由於每個人的能力圈不同,對事物的看法就不同。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對產品的選擇就不同。相對而言LPR隨市場波動而不波動,相應的風險較大,但風險較大收益也就較高,基於中國利率歷史走勢和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仍有繼續下行的空間,但也不排除疫情之後或這波貨幣寬鬆之後收緊貨幣的可能,以致中短LPR利率上行——風險較大,但相應的收益也較大。

    如果你是個較為保守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固定利率,反之,相反。

    而題文下方提到的政府對LPR直接的調整,那是不存在的,不要瞎猜測。如果政府可以直接對LPR報價直接干預,那麼為什麼要更換成LPR為錨呢?以前的貸款基準利率才是政府直接干預的。

    但是貨幣政策本身屬於政府,政府收緊貨幣必然導致LPR的上升,商業銀行報價是存在成本的(貨幣的供給是由央行調控)。比如央行調高再貸款利率,LPR就必然上升,它是一種間接的方式干預市場利率。

    而政府對房市的調控是以加基點來調控的,而不是直接的貨幣政策。比如二套房利率必須是“LPR+0.6%”及以上的利率,政府要調控某個城市的房價,直接可以對商業銀行進行視窗指導,以加基點的形成進行調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蛋能搖動是不是壞了怎麼看雞蛋是不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