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辛佑之
-
2 # 邢俊國
其根本原因與思維傾向有關。
拼音文字刺激人的左腦,因此,西方人在幾千年使用拼音文字的過程中,形成了左腦思維傾向,即注重細節、邏輯、單維、直顯的思維習慣,考慮問題往往極端。
在老少問題上,十八歲離家,年老不贍養;在保險問題上,一切靠保險,無需子女管。當年美國發生澇災,生活設施毀壞,而政府袖手旁觀,只靠社會保險運作,致很長時間人民群眾無法正常生活。
漢語文字的形狀刺激人的右腦,其音作用人的左腦,從而華人平衡思維致使具有整體、思辨、多維、情感的行為習慣。年輕人剛成家立業沒有基礎,老人多會幫襯,而父母老了後,無行為生活能力子女也會贍養,已成一種文化。
總之,象形文字與拼音文字造就了不同的思維習慣與行為方式,中西之異皆源於此。
我認為西方不是沒有養老傳統,而是逐步發展過渡到社會養老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大約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各國普遍由過去傳統的家庭養老逐步過渡到社會養老,目前已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無論農村或城鎮,幾乎全部老人都可以領取養老金。
2、建立完善了生活服務體系。在西方,家務勞動已經商品化、社會化,即以社群為基礎提供社會化服務、上門服務,包括家政、家庭雜務、生活起居、膳食供應等等,只要你所需,都可以獲得服務。
3、西方傳統文化崇尚獨立。我們都知道,西方文化強調獨立,個性張揚,人們把獨立和尊嚴看得很重,認為這就是自由,即使老了,西方人也不接受自己不是獨立的人,很難讓他們接受去依靠子女養老。西方家庭的代際關係就是接力式,即上一代對下一代有撫育義務,而下一代對上一代沒有贍養義務。老年人也願意獨立居住、不與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這種獨立和自足的社會精神已滲透到每一個人血液中,甚至成為西方人衡量自身價值和他人價值的準則。
4、西方居家養老還是主流。在西方,老年人空巢和獨居是非常普遍的。西方人一般不與子女一起住,孩子18歲後就搬出去,大多數老人則住在家裡安度晚年。據統計,發達國家老年人去養老機構的是少數,美國大約只有5%,荷蘭大約9%,新加坡約6%,日本則4%不到。
所以,我認為,西方這種養老方式主要是跟尚獨立傳統文化有關,最重要的是經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真正實現老無所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