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分割:活動區界限明確,可以利用桌子、玩具架或積木、紙箱作為分隔物。其高度要低於兒童的身高,以便於兒童觀察全域性和教師觀察兒童。
③ 開放:活動區是為了滿足兒童活動興趣和發展需要,加強幼兒的相互交往而設定的。活動區的開放,有利於兒童瞭解都有哪些活動可供選擇。一個主題遊戲可以混合在幾個活動區域進行。兒童可以隨意選擇或變換各種內容的活動,也可以在一個遊戲中玩出多種花樣。如兒童離開娃娃家去搭積木,或從娃娃家出來“買菜”,“帶孩子”看病,去“加工廠”上班等。開放的活動是為了便於兒童從一個活動區轉移到另一個活動區,如果有的活動區設定在活動室外,要讓兒童瞭解這一情況,並允許他們往來於這些地方。
① 數量:每班設4—5 個遊戲區,這些角、區要能同時容納下所有幼兒遊戲活動。
② 分割:活動區界限明確,可以利用桌子、玩具架或積木、紙箱作為分隔物。其高度要低於兒童的身高,以便於兒童觀察全域性和教師觀察兒童。
③ 開放:活動區是為了滿足兒童活動興趣和發展需要,加強幼兒的相互交往而設定的。活動區的開放,有利於兒童瞭解都有哪些活動可供選擇。一個主題遊戲可以混合在幾個活動區域進行。兒童可以隨意選擇或變換各種內容的活動,也可以在一個遊戲中玩出多種花樣。如兒童離開娃娃家去搭積木,或從娃娃家出來“買菜”,“帶孩子”看病,去“加工廠”上班等。開放的活動是為了便於兒童從一個活動區轉移到另一個活動區,如果有的活動區設定在活動室外,要讓兒童瞭解這一情況,並允許他們往來於這些地方。
④ 合理:根據每一區的特點和本班實際情況來具體安排。圖書區、認知區和美工區的活動較安靜,可以考慮安置在相近的地方,其中美工區可以靠近水源,積木區和結構遊戲區可以儘量靠攏,便於幼兒結合起來玩,操作區和科學區都要來回擺弄物體,可以相鄰。音樂區和表演區應設定在遠離安靜活動的地方,以免干擾這些區域的活動。角色遊戲區可以安置在活動室內的任何地方。但各個角色區之間來往應該是方便的。
⑤每個活動區要有明顯的標誌,使每位幼兒清楚有哪些活動及活動區所在的位置。活動區的標誌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大班可採用漢字寫出活動區的名稱或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繪製標記。小班可採用生動形象的圖畫表示活動區名稱。中班第一學期可以利用圖畫,第二學期可以採用漢字。
⑥每個活動區要有人數限制,使幼兒知道當某個區人數夠了,其他的幼兒就不能再進去,應去別的區活動。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採取不同的方法。如:小班幼兒可以用腳印、靠墊、頭飾作標誌,中班第一學期採用小班的方法,第二學期可以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每個區域的人數。
⑦ 玩具材料應該合理組織,嚴格分類、擺放,所有擺放玩具及遊戲材料的櫥子上的每個格子都有相應的標記,如娃娃家的櫃子上,根據品種貼上有碗、勺子等的標記,小班、中班上學期可用圖、中班下學期和大班可用文字。用完後各歸其位,便於下次使用。新出的物質材料應放在顯眼的地方,以便吸引幼兒去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