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獨釣寒江
-
2 # 懂家電
謝謝邀請。如題主所說,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其實已經到了相當的規模,作坊式手工業已經很發達,如果不是清軍入關,其發展應該非常迅猛;而且,明朝政治上的統治中,對皇帝的權利已經有相當約束,內閣制其實已經形成。所以就算清軍不入關,明朝被李自成滅了後,政治與經濟上的發展肯定會延續下去。但是題主說直接過度到共和,我認為不太可能。首先,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帝王統治的觀念根深蒂固,不來個思想上的衝擊及改變,再破而後立,是不可能直接到共和的。
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一個規律,就是它和封建皇權的衰落是此消彼長的。但是明朝的內閣制度事實上並沒有能夠有效的抵消皇權。以嚴嵩為例,此人堪稱明朝執掌內閣首輔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明朝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內閣首輔。但是直到他被罷免之時,都未能威脅到嘉靖皇帝的權力分毫。反而嘉靖一道聖旨就能把他打回原形。這說明明朝的內閣制度只是皇權治下的一個工具而已。
一直到明朝滅亡的時候,這種權力構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假如清兵不入關,要麼李自成執政,要麼明朝恢復統治。不管何種結果,這兩個政權都不可能設定一個真正威脅到皇權地位的組織來給自己添亂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內閣制度會出現像歐洲那樣的演化情形,就是權利階層(包括內閣)逐漸從由儒家士大夫群體佔據變成由大資產者主導的情形呢。我們可以參照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這個可能性。歐洲宗教改革紀念雕像
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義大利詩人:但丁
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時間和大明朝剛好處在同一時期,也就是14--16世紀。在這一段歷史時期裡,東西方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社會發展方向。可以從幾件大的歷史事件中歸納出它的緣由。
大航海時代
歐洲在14--16世紀出現了大航海時代,先後有迪亞士,麥哲倫,達加碼,哥倫布等冒險家起航開拓,發現了歐洲以外更大的發展天地。這就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就是市場。明朝永樂時期的鄭和下西洋,雖然也算是和歐洲大航海遙相呼應,但是歐洲人開拓的是市場,鄭和則是代表皇帝宣示國威去了(另有說法是去找朱允炆)。說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意識依然根深蒂固。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古代歐洲施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統治模式,宗教控制人的思想,政權控制社會各階層民眾的行為。歐洲人為了擺脫這種雙重控制,首先由義大利人於15世紀發動了文藝復興運動,以科學和藝術代替封建文化對人心的主導。極大削弱了封建專制對民眾思想行為的禁錮。一百多年之後的宗教改革運動更是嚴重衝擊了基督教對民眾的精神獨裁。歐洲人初步實現了思想大解放。明朝與歐洲啟蒙運動勉強相呼應的,當為以陽明心學為代表的新思想體系的爆發。陽明心學主張的知行合一,雖然挑戰了“存天理去人慾”的朱程理學,不過在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裡,他無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依託對意識形態作出顛覆性的衝擊。原因就是閉關鎖國與自然經濟無法讓民眾孕育出更大的探索精神。沒有探索精神,解放了思想又能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呢。
這兩件大的歷史事件中,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釋放出了歐洲人的自由探索精神。大航海時代極大的擴充套件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空間和文化交流。反觀明朝,鄭和下西洋沒有開拓市場,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本國與外界先進文明的交流。陽明心學對思想的解放作用被封建自然經濟和集權制度以及閉關鎖國政策完全消弭殆盡。加上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自然經濟的落後模式更加難以瓦解。這幾個必要的條件恰恰是地主階級能否華麗轉身成為大資產階級不可或缺的條件。缺了這幾個條件,明朝也就沒有第三個能和歐洲遙相呼應的大事件:
資產階級革命
歐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政權,是1648年成立的尼德蘭。也就是現在的荷蘭。尼德蘭革命的成功標誌著資產階級從原來的參與政治質變成為了完全由自己治理國家的飛躍。這一年剛好是大明王朝滅亡之後的第五年。而此時的中國大地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專制程度更高的王朝:大清。這個大清只會比明朝更加的閉關鎖國,更加的禁錮民眾思想,更加的排斥外來文化。上天其實給過明朝機會,遺憾的是都被落後的制度和思想跟耽誤了。清王朝則更加讓人唏噓,前中期兩百年的時間裡,歐洲的兩次工業革命均被擋之門外,當資產階級革命在歐洲形成燎原之勢的時候,大清則沉入了更深的“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怎麼叫人不捶胸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