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哭,不論想到什麼都覺得自己很委屈,尤其是對家人更加苛刻。各種複雜的情緒無法控制……
4
回覆列表
  • 1 # 透心靈

    情緒不是用來控制的。情緒是一種能量。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情緒腦比理性腦強大多了,有人說五十倍,有人說百萬倍,反正理性的方法是控制不了情緒。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情緒是從何而來?你通常碰到什麼情況會有情緒。例如,一些被人欺負過的人看到電視劇裡有人仗勢欺人你就會生氣。說明你有這方面的情緒沒有處理掉,被壓抑在潛意識裡。於是碰到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去沒被處理的情緒就會跳出來。你說對父母苛刻。可能是你在童年時在父母那裡受過傷害,可能是他們不理解你,你跟他們說話,他們給你講道理,讓你把情緒壓抑下去。可是,情緒沒有對錯,他是一種心理訴求,我就是不爽,我就是需要被人理解。就像孩子為啥喜歡哭,因為哭父母就會過來抱抱我,給我吃的,哄我開心。可是,隨著年齡長大,還哭的話,父母覺得你不聽話,不懂事。可是,那是你的正常需要。時間長了還會覺得自己不正常。這是父母告訴你要聽話的。可是,你就是喜歡喝汽水,喜歡吃甜點怎麼辦。小時候你要為了討好父母,壓抑自己的需求。可是,你長大了。是時候去傾聽你過去沒有被滿足的情緒需求了。情緒沒對錯。例如小時候想要好吃,父母說不給,長大了可以自己做,自己買,再也不需要怕父母說什麼了。學會去愛自己,去滿足那些過去沒被滿足的情緒需求,情緒就會好點了。

    情緒來了,不去判斷對錯,讓他出現,當你看到了他就會減少了再次出現的能量。就像為啥有些人喜歡找閨蜜傾訴心事就是為了讓對方同情你的遭遇,而不是聽她說大道理,你應該這樣那樣。希望她說,那傢伙真是大壞蛋,看見了要揍他一頓。情緒需要被接納和被理解的。沒有閨蜜的時候,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

    可以,我說的這都是一個漫長的靈脩過程。如果真的情緒來了,用舌頭頂著口腔上面。當盡情平伏了再去看看是哪些沒被處理的情緒被壓抑,任何時候都可以去覺察,特別是看一些和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為啥會生氣?如果利益受損生氣很正常。可是,只是看個新聞,看個電視劇都生氣,說明這有被壓抑的情緒。去擁抱他,就像那個在哭的嬰兒。

  • 2 # 健心家園App

    你好,是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不順心的事嗎?如果是偶爾出現,那麼是正常的,每個人都需要去宣洩消極情緒,可以嘗試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放鬆和發洩,只要不傷害自己和他人。

    看到你描述的,我猜測可能這樣的情況佔據了不少的時間,而且消極情緒無法控制,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緩解,並且已經因為這個牽連到你的家人身上,這時你需要專業的幫助,如果嚴重到影響了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去正規醫院精神科就診。

    這裡我簡單介紹幾個調整情緒的方法,你可以嘗試下:

    1. 寫日記。把你覺得委屈傷心的事都寫下來,日記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來釋放你的憤怒,痛苦和悲傷。強烈的情緒需要釋放,否則長期積壓會傷害更大。

    2. 暫時離開。每週要給自己一些獨立的空間,單純的就是為了放鬆和娛樂,這樣雖然不能解決實際困難,但是可以有效的放鬆心情,調整心態,才能更好解決困難。

    3. 積極思考。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看待事情也存在多個角度,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就會導致不同的情緒。而轉變想法和看問題的角度可以有效的緩解情緒。

    4. 關注外界。不良情緒會讓我們變得過於關注自身。而將注意力轉移到他人,可使大腦忘掉我們的自己的糾結和鬱悶。同時多做利他行為有助於產生積極情緒。嘗試幫助他人,花些時間傾聽朋友的煩惱等等。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到你,不要怕求助,接納自己的狀態,尋求專業幫助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愛自己的家人負責。

  • 3 # 暖陽熱線yu心理諮詢

    情緒本來就無法控制,刻意控制只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

    關於負面情緒,我們的處理方式有轉移(做點事情),宣洩(運動,唱歌等都可以起到宣洩作用),傾訴(找親友訴說)。

    情緒上來,如果是一個人時,覺察,接納,不排斥。如果是與他人有關並且對方就在面前,最好先離開現場,避免衝突。

  • 4 # 平白書

    你好,我剛看完維尼老師的《內心的重建》,對為什麼玩手機上癮,對寫作業的孩子吼叫,減肥越減越肥等控制不住情緒和行為的現象。

    書中介紹了“認知療法”,透過識別不適合的情緒和行為別後的不合理的行為,建立合理的認知,形成習慣性思維,問題就逐漸得到解決了。

    有意識的思維,就是有意識地、主動地思考,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進行著這些思考的過程:今晚吃什麼飯呢?明天看什麼電影呢?因為經過思考,相對理性一些。

    自動化思維是一種無意識的、不帶意圖目的、自然而然並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維,還可以分成直覺式思維和習慣性思維。

    ——直覺性思維是一種即時反應,不用經過有意識的思考,立刻產生的想法。比如我們給孩子講題,孩子聽不懂,直覺性思維讓我們產生“你怎麼這麼笨”這樣的想法,立刻火冒三丈。

    其實平心靜氣的想想,孩子不會做題,恰好發現學習薄弱點,“找問題、想辦法、解決掉”即可,為何還要發火呢?估計很多人都會說,就是忍不住啊,要我來理解,應該是你的“直覺”讓你矇蔽了雙眼。

    ——習慣性思維則是在某些場景下習慣性地自動出現的認知和想法。因為其自動出現,有時甚至察覺不出它們的存在。比如有個六年級女孩,“執著於”橫平豎直,對自己寫的字特別在意,總是擦了寫,寫了擦,浪費很多時間。

    維尼老師在書中寫到:“識別情緒和行為背後的不合理認知是心理成長的重點。不合理的認知可能來自於有意識思考,也可能來自於直覺思維和習慣性思維。”

    其中習慣性思維是重中之重,很多困擾大家的情緒、性格、行為問題的背後都存在著不合理的習慣性思維,它總是自動出現,默默、有力地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可能持續幾十年甚至一生。

    瞭解了認知改變可以解決我們的心理問題後,要採取行動,改變自己的現狀:一是瞭解自己。重新認識自己的現狀,分清生活中的“困難”是因為自己認知侷限造成的,還是“問題”真的存在。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其實認識自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人終生都在尋找自己的路上。

    二是改變自己。改變不簡單,但不是做不到。提高認知,一方面可以多經歷,多總結,多反省,另一方面可以多閱讀,書中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可以幫助你快速豐富人生閱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認知提高了,狀態也會改變。

    三是利用三種思維改善自己的狀態。第一是壞事變好事,第二是很正常,沒什麼,第三是順其自然。慢慢改變看待事物的看法,放鬆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坦然的面對生活,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改變水到渠成。

  • 5 # 秋哥心理學

    情緒屬於潛意識的一種,我們無法直接控制的,想哭的時候,就大聲哭出來吧,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打的煩惱、問題是我們如何跟自己和諧、多關注生活一些好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雞都得配一隻公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