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05852746085

    永和九年是東晉年號。三月初三上巳節,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位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匯聚在山陰蘭亭“修禊”。古人流行“曲水流觴”,將盛酒的觴放在溪中,隨波逐流,到誰面前停下,誰便要即興賦詩飲酒。

    那一日,有十一人各作詩兩首,十五人各成詩一首,結集便是《蘭亭集》。王羲之作序,用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作序,天下第一行書由此而生。

    如今存世的《蘭亭集序》只有摹本,最著名莫過於唐太宗時期的宮廷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硬黃紙鋪於真跡上,雙鉤廓填,幾無半點差異,猶如後世之照相,又稱“神龍本《蘭亭集序》”,現藏於故宮。

    傳說唐太宗留下遺囑,要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收入玉匣陪葬。

    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挖開唐太宗的昭陵,在李世民棺槨的東西廂列石床上,發現一個鐵匣,藏著無數珍貴書畫,卻沒有發現《蘭亭集序》。

    傳說武則天初入宮侍奉唐太宗時,受到皇帝影響練習王羲之書法。唐太宗問太子李治《蘭亭集序》的書法要點,李治張口結舌,武則天暗暗提示,李世民大怒,他說要提三個問題,若是武則天答不出便要拖出去打死。誰想料到,武則天竟然對答如流,舉一反三,讓唐太宗刮目相看。或許此事也埋下了唐太宗死後,武則天改嫁給李治的種子。

    李治為武則天留下了《蘭亭集序》,真跡可能作為隨葬品葬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

    古書說“乾陵不可近,近之輒有風雨”。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郭沫若想挖掘乾陵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蘭亭集序》。他認為,若能開啟乾陵,價值百倍於萬曆皇帝的定陵。

    1958年,在修復西蘭公路時,農民工放炮炸石無意炸出了一個洞口,經過專家調查後,斷定是乾陵的墓道口。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聽說後,建議立即發掘乾陵,他認為“毫無疑問,裡面肯定儲存了不少珍貴書籍字畫,說不定有武則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石破天驚,這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經過兩年勘探,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1960年3月20日,郭沫若再次來到乾陵,詩興大發,後遂成詩《遊乾陵》:“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慧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在郭沫若等人的強烈提議下,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乾陵發掘計劃》,然而被周總理駁回,在《乾陵發掘計劃》批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

    但其實,乾陵的發掘工作並未就此停止,乾陵主陵沒有繼續發掘,它周圍的幾個陪葬墓被挖了。1960年4月3日,"乾陵發掘委員會"開始對乾陵玄宮隧道進行考古調查,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同時,對乾陵主陵周圍的寢宮遺址、上仙觀遺址、六十朝臣像祠堂、下宮遺址進行勘查鑽探。

    1960年8月至1972年5月,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中書令薛元超墓、燕國公李謹行墓等五座陪葬墓被髮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小人怕真惡人",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