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攝黃河
-
2 # 攝影師呂大飛
主要是審美,多看一些美得圖片多找靈感,然後多拍,剛入行就得先模仿去培養審美,模仿多了審美提高了自然拍的就好了
-
3 # 觀景品圖
找好主題找好虛實,實為主虛為輔,輔即背景為襯托主題,所以背景無處不在,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把握主題,表現主題。
-
4 # 人生光影
其實很多真正的美景就在身邊的點點之中,而我做的就是時刻準備好一刻發現美麗的眼睛和一個能隨時記錄的器材!(哪怕是手機)
-
5 # 雲成子
拍攝照片,無論什麼題材,首先要有明確的主題,主題鮮明,是一個成熟攝影師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一張照片,先不論用什麼樣的裝備,後期技術如何,有思想、有內容,才是照片的靈魂。所以,攝影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確實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認真思考、構圖、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
其次,我認為國內很多人對攝影有以下幾個誤解:
1、 裝備為上。很多人一說攝影,首先想到的是裝備,必須擁有什麼檔次的裝備,大三元、小三元全套;
2、 地域挑剔。很多人一說風景照,張口就是新疆、內蒙、西藏,好像只有這三個地方才能拍出大片,拍出好片,其它地方全都不入法眼;
3、 物件挑剔。有很多人一說到寫真,或者肖像,首先就想到俊男靚女,最好還要半遮半漏,方能體現出攝影作品的美感。
我覺得,以上的三個誤區,是很多攝影初學者存在的共性問題。
最後,針對上述三個誤區,我想說,照片作為思想的和內容的傳播手段,和其它媒體形式一樣,內容為王,形式第二。就像現在的很多電視節目,舞臺璀璨奪目,內容無聊至極,這樣的節目又能有什麼口碑呢。不可否認,裝置固然重要,沒有一定檔次的裝置,是拍不出好片子的,但絕不是裝置為王。關於風景和人物,只要攝影師善於觀察、思考、發現,我們身邊,會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容顏。“景”是找出來的,是用攝影師的經驗與智慧發現的,天天和我們相處的愛人、可愛的孩子,樓下天天經過的公園,公園裡孩子的嬉戲,老人的背影,同事們辛勤的勞作等等,都可以成為非常好的拍攝素材。在此,呼籲攝影愛好者,從我們的身邊開始發現美麗、尋找靈感、記錄世界!
-
6 # 有個攝影作品分享
這是兩個問題。
1.會不會忽略身邊的人和熟悉的事物?
答案是肯定會的。要進一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衍生兩個問題,一個是怎麼樣算忽略?一個是為什麼會忽略?
其實這取決於我們對於“好照片”的價值認可度。仔細想想,人物上,我們身邊的父母兒女朋友,每一個人,尤其是關係好的人,你是否都為他/她留下了足夠珍貴或精彩的影象?如果你曾經拍過,那現在呢,以後呢,人是會變的,你是否留下了他們的變化?事物方面同理,身邊的一切,先不說拍的好不好,先問自己你是否花心思去拍了呢?人物和事物的這些照片,如果你覺得這些照片都是“好照片”卻沒拍,那你就忽略了,如果你覺得這些照片對自己沒多大價值,沒什麼意思,不能滿足自己的攝影愛好,那麼不拍也罷,不算忽略。
但為什麼我說肯定會忽略身邊的人和熟悉的事物呢,因為不論你的攝影價值觀是什麼,你都不可能時時刻刻惦記著好的畫面在哪裡,錯過也就無時不在,不管在新的環境還是熟悉的環境,而且也許好的環境出現了,你也用心去拍了,但不一定你拍得出你想要的感覺,這也算是一種忽略了吧。只不過對有的人來說,忽略的少,有的人忽略的多。
2.拍攝時怎麼找景?
這是一個玄學問題,網上攻略和技巧很多,就不贅述了。對個人攝影師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拍出自己喜歡的照片,如果是人像,拍出自己喜歡model也喜歡的照片就行了,不用在意大眾是否喜歡。
說什麼心中有景,眼裡要有美景之類的都是虛的,實實在在的做法是,多看多練,看的照片多了,腦子裡有沉澱有積累,也許不能迅速找到什麼景好,但至少要判斷出什麼景是不好的。攝影是藝術類的工作,積累很重要,積累多了,除了會明白一些“套路”,也更容易有靈感而找到好的景。
-
7 # 易影小郎君
不會,身邊的人我有空閒都會給他們拍照。有工作照,我還給公司人都拍了證件照,攝影是美好瞬間的保留,有些照片很久以後看真的很有意思。
建議沒事就給身邊的人拍拍照,空閒地時候,我也會約上好友一起去爬山,或者拍日落,以及雪景什麼的,然後我會專門建一個資料夾來儲存這些,雖然不是回來就會立馬修,但當你空閒的時間再整理這些照片也是別有味道,像以前的同事離職了,但友情都還在,照片也都還在,想起誰了就發給他,感情依舊在很好。至於怎麼發現身邊的景,要有下這個用相機記錄的習慣,照片也都要儲存好,可以設定無線狀態下自動連百度雲都可以。
回覆列表
身邊的人物和事是最能激起創作的靈感的地方,場面大的時候在大場面裡尋找別具一格的焦點,場面小的時候則是抓拍一些特寫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