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彩人生心理發展之謎

    剛出生的嬰兒不好帶,關鍵問題是不知道嬰兒需求什麼,對嗎?

    新生兒是指0—1個月的嬰兒。新母親要掌握幾個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第一,瞭解嬰兒能力。在胎兒期具有的功能,胎中3-4個月就有感知覺、聽覺、視覺;第二,瞭解嬰兒的哭聲,出生第一次哭聲,是進入新環境的哭聲;第二次哭聲,是生理需求的哭聲,餓了、拉了、不舒服了,是一種生理需求;第三次哭聲,是心理需求的哭聲,哭是為了引起注意,哭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哭給照顧的人看。這三種不一樣的哭聲,雖不是在一天內發生的,但根據各自的差異都會在兩三天內完成;第三,睡眠,剛剛出生的孩子幾乎是在真正的睡--安靜的睡--昏睡--哭鬧--清醒中迴圈往復。清醒大概只有4個小時左右。以上這些特點都是胎裡帶來的,是先天具有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寶寶的好壞習慣將在幾天之內形成,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說的“嬰兒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強調從第一天就要注重孩子好的習慣的養成。根據上訴嬰兒與生俱來的特性,新的父母要有做好以下幾點的思想準備:

    1.關於餵奶。制定時間表,堅持3個小時喂一次,每次約15毫升,前60天以內要做到時間到叫醒餵奶,堅持用母乳。並根據嬰兒身體情況適當加減食量,防止餓著和積食。按時間餵奶實際上已經加上了外界刺激訊號,要讓嬰兒產生吃奶的條件反射。萬不可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餵奶。

    2.增加刺激頻次。按時餵奶基本上能保證了母子的睡眠,父母要充分利用孩子清醒的4個小時時間,幫助孩子做手腳運動,刺激感知覺發育;

    3.親疏有度。不要抱著孩子睡覺,撫摸、按摩、餵奶就是親,抱著睡很容易產生依賴。

    4.關燈睡覺。剛出生的嬰兒視距不足20米,長期刺激會影響視力發展,同時光線方向不變還會引起孩子斜眼;另外,剛出生的孩子晝夜不分,要用關燈的方法讓其迅速適應晝夜替換規律。

    總之,做到了以上幾點,新生兒前七天的任務就基本完成了,嬰兒的條件反射建立了,作息時間適應了,新的爸爸媽媽也不會手忙腳亂了。
  • 2 # 鈺兒爸爸

    媽媽們在第一次帶寶寶的時候都會感到不舒服,原因在於第一次做媽媽,沒什麼經驗,孩子總是哭鬧,得不到足夠的睡眠時間,心力交瘁。

    這個過程是每個做媽媽必經的過程,從出生到孩子滿三歲,這個階段是媽媽最累人的時候,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特別是0至1歲的寶寶,由於孩子還不會說話,一遇到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哭泣,媽媽們也猜不透他們的心思。

    其實這件事不要想的那麼悲觀,雖然養育寶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艱辛的過程背後,你可以看到寶寶每天在成長,每天都在進步,那是何等開心呢?

    怎樣來緩解媽媽帶寶寶的辛苦呢?

    1.初期的時候確實辛苦,寶媽們可以常帶寶寶出去走一走,到公園或是小區內部散散心,可以和其他的寶媽一起分享交流。

    2.在餵養的過程中,時刻要跟寶寶互動,讓寶寶知道你在關心他,這樣寶寶也會回覆你的,寶寶的一個微笑,瞬間就會驅散媽媽所有的辛苦。

    3.在養育寶寶的過程當中,這不是一個人的工作,寶爸也應該參與其中,雖然在養育的過程中難免夫妻會因為某件事情而爭吵,但是總比一個人從早熬到晚要開心的多。

    4.等寶寶大一些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教給她一些知識,在寶寶學會的過程中,家長是多麼的開心啊!每一位家長,都會盼著自家的寶寶能夠茁壯成長。

    育兒的道路確實辛苦,但並不枯燥,這個過程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寶寶就像一顆小樹苗,每天施肥澆水,看著他長大,直到長成一顆參天大樹,生命的偉大不只是孕育,還有撫養的過程。

    只看到結果不是一個的結局,我們還需要過程,其實過程永遠比結果更精彩,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成一顆參天大樹,如果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壞的毛病,父母親應該修剪它的枝葉,孩子是家長的希望,也是未來。

    我們時刻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期待寶寶的健康成長。

  • 3 # 藝跡

    寶寶的性格是決定了孩子好不好帶,如果孩子比較活躍,總是動來動去,那麼這個寶寶就比較難帶一些,孩子的性格,在孕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瞭解一點,因為胎動是反應孩子的一個指標,有些寶寶比較安靜的話,那麼他的胎動就比較少,連伸懶腰都懶。

    想要孩子好帶,那麼下面幾點寶媽一定要做好。

    第一、及時開奶

    寶寶出生後的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寶媽要及時給寶寶開奶,就算自己沒有經驗,助產士也會把寶寶抱回來,給你餵養,因為這個時間段是開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是吸吮反應最強烈的時候,可以很快的刺激到神經末梢,這用刺激瞬間就傳會寶媽的大腦垂體,然後分泌很多的催乳素,在催乳素的分泌下,產出更多的乳汁。

    現在農村還有些老人不給開奶,因為他們信奉“寶寶出生自帶三天口糧”,說不用給寶寶母乳,相信這句話的真實性,別說三天,一天都不知道怎麼樣餓死寶寶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在孕後期的時候寶寶身上的水份會比較,就是為了出生防止寶媽沒有母乳,但是以前的人把這句話誇大了。

    第二、不給寶寶喝奶瓶

    很多寶媽,因為母乳比較,或者乳房內陷,就用吸奶器或者用手把奶水吸出來,然後放進奶瓶再給寶寶喝,如果給寶寶喝喜歡了奶瓶,他就會有先入為主的觀點,所以他會拒絕寶媽的乳頭,那麼侄女只能用奶瓶了。

    那麼則麼把擠出來的奶水給寶寶餵養呢!寶媽可以用勺子喂孩子喝母乳或者奶粉,不要萬不得已,不用奶瓶,不然寶寶習慣就很難改了。

    一個成年人改變一個習慣用21天,但是寶寶沒有我們那麼好的忍耐力,所以他得不到的時候,就會一直哭鬧,那對胎兒發育跟不好,不僅僅容易出汗,如果在夏天,還容易起痱子,淹脖子等等。

    第三、沒事別總是抱孩子

    給寶寶餵養母乳結束之後,就讓寶寶自己獨處,這樣不僅僅可以給孩子自己一個私人空間,給她有天馬行空的空間,看著天花板就可以傻笑,他很快就習慣這樣的生活,就不會對寶媽有那麼大的依靠,而且不怎麼找媽媽,如果總是抱住寶寶,那麼他就會特別依賴,寶媽自己離開就哭哇哇!!

    長時間抱著孩子,寶寶的脊椎發育比較緩慢,但是如果把寶寶放在床上,那麼寶寶就可以躺在平穩的床面上,對寶寶的脊椎發育更加好,寶寶出生,骨骼發育非常的重要,寶媽要注意這個問題。

    孩子好不好帶,不僅僅看寶寶的性格,還要看寶媽把育兒經驗,寶媽會育兒的話,會讓自己過得更加舒服,而且負擔比較小,那麼心情就美美噠,如果沒有經驗,感覺到自己特別忙,但是還是沒有把寶寶照顧好,寶媽會自暴自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母乳餵養的嬰兒一個多月可以喂輔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