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誓言是誰說
-
2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不是的,李靖的原型是冉閔
冉閔是現今公眾所熟知的托塔天王即冉天王的原型。由於胡人對冉天王的忌憚,百姓不敢公然為冉天王立廟,由於有條讖緯曰“滅胡者李”,百姓便託以祭奠李天王來為冉閔立廟,取名“靖”則取其中安定、和平之意。南北朝時期佛學盛行,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百姓感念冉天王,於是以寶塔作為其法器。時過境遷,後世封神演義作者不知其中原委,誤以李靖為托塔天王原型。——《續高僧傳》、《太平御覽》
武悼天王冉閔(?-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國時期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漢族,也作“染閔”。冉魏建立者,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燕王慕容儁所執,斬於遏陘山,後被追封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諡號。
唐初名將李靖。李靖,陝西人,是唐初名將,唐太宗時任兵部尚書,因為他戰功顯赫,故死後封為「衛國公」,又因死後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為其建廟供奉,於是到晚唐時候,李靖漸漸被神化了。衛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