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靖哥
-
2 # 汐煒醫生
很同情,你的母親出現了精神問題,不幸中的萬幸,這應該不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於青壯年,且起病與誘因往往無關,您也說了,您母親平時性格要強,自我為中心,而且根據病史,很容易受暗示,依據便是:吵架方的言語威脅就使她信以為真,甚至到了“廣泛聯想(術語應該叫泛化)”的程度。
此外,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起病,且具有持續加重的過程。所以,當她去看醫生時,狀態表現良好,足以說明,她所患的病,屬於間斷性病程。
既然不是精神分裂症,那麼考慮哪些疾病?一,分離性障礙:這是由於患者內心遭受不良事件撞擊,導致出現內心衝突無法排解,所以出現了精神失常。患病者恰恰多具有,膽小,自我為中心,易受暗示的性格弱點。該病發病形式多樣,有些以衝動,吵鬧等歇斯底里形式發作。
有些相反,表現出寡言少語,目光呆滯的痴呆狀態。有些則可能表現出過份擔心,糾結,甚至出現多疑的精神症狀。如病史中描述:吵架者離開前曾放話不讓患者好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心理撞擊,所以潛意識裡,患者是相信對方一定會採取“報復”行為的,然而,長期的聯想導致最後信以為真,這種情況叫做“類妄想性幻想”,並不是真的被害妄想。
二,帶有精神病性症狀的抑鬱症:提出這個診斷,因為患者患病後經常自責,以至於把很多之前的事情再次翻出來自我批評。當然,患者情緒低落也同樣很明顯,而人在抑鬱時,同樣可能受不良情緒影響,繼發出相應的精神症狀。
不論哪種疾病,目前都不適合在家繼續折騰患者出現了精神症狀,而且還付諸行動,比如,安裝監控器。如果疾病沒能根本上控制住,這些不太理智的做法會越來越多。而且還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期,早知道,不論是哪種精神疾病,目前的狀態都達到了住院指徵(指徵為:給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儘早住院治療,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相信目前的情況是能夠得到明顯好轉的。
從你描述的情況看,您的母親疑似患了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之一。加上你的母親正處於更年期的年齡段,情緒本身就容易出現波動。所以,建議您帶她去正規醫院的精神科去看病。如果確診是精神疾病,就按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藥物結合心理輔導。因為你母親出現問題之前有明顯的壓力,所以心理諮詢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