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抓瞎8

    進化包括物競和天擇兩個部分,無論具體形態有沒有變化,其實都是處於進化的過程中的。不變化也是適者生存的具體表現。

  • 2 # 純野生科學家

    科學愛好者報到。

    進化從未停止過,永遠不會停止。問題中提到的鸚鵡螺和腔脊魚確實是保留了幾億年前的樣貌,但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器官功能肯定已經有不小差別了。

    開個腦洞,如果我們藉助時光機回到三億年前,從海里捉條腔脊魚再摸個鸚鵡螺,回到現在放入海中會發生什麼呢?答:它們會被活活齁死的。3.5億年前的石炭紀,腔脊魚的祖先爬上陸地的時候,當時每公斤海水中只有9克鹽,與今天我們血液中的鹽度一樣(我們來自海洋)。而現在的每公斤海水中有35克鹽,高出近四倍,這兩隻可憐的古代生物很快就會變得像缸裡的鹹菜一樣:脫水癟掉。

    現代的腔脊魚、鸚鵡螺等活化石級生物,有的逐漸適應了海洋鹽度,有的則進化出了排洩多餘鹽分的器官。而且三億多年的時間跨度,除了海洋環境外,它們的食物、天敵都在變化,都在進化,若自己不做出改變,那就只能等著滅絕了。象鯊魚、文昌魚、腔脊魚、鸚鵡螺等化石級生物,它們之所以基本保持了幾億年前的樣子,是因為它們的身體結構設計得非常科學,適應性極強,完全可以應對三億年間的各種變化、各種挑戰。當然這只是大框架,細微的改進一直沒有停止過。

    我是科學愛好者章北海,拋棄繁複的計算公式,拒絕無聊的堆砌資料,開啟腦洞看世界,科學其實也挺好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奶油?是cream嗎?或是牛油(butter)?奶油和鮮奶油又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