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94492451182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飾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 2 # 使用者4788302516611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現存《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李清照的無人問津,孤獨寂寞,在此種表露無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拍荷花,雨天拍好還是晴天好?或者日出日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