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筆小心情
-
2 # 捌號碼頭
我們那讀書,背課文做題都得背了做好不然都得留下來,完成後方可回家。想一下都是為孩孑好你們不要大驚小怪,快東教育行不通,小時快樂大時就不快樂。
-
3 # 使用者8507398028719
1. 家長如果有條件,每天早、晚監督孩子讀書背書。
2. 學生不會背書不應該受到懲罰。
3. 如果學生在學校該讀書背書的時間裡玩耍、打跳、拒絕讀書等違紀,則應該受到適當的批評或懲罰教育。
4. 背完書的學生應該幫助不會背書的同學讀書背書。
-
4 # 文娜仔
我認為有人背不出書是正常的,不是人人都能上211,985,盡力就好。因人提要求,按能力背好了。實在背不出罰抄一下。這個罰抄其實是殺雞儆猴。給其他同學們看的。這樣學生好,自己也好,何必兩敗俱傷呢?
第一,老師讓別的學生打人的行為本身就是不太適合的;第二,老師這樣的表現本身就說明了老師的無能和無奈,這打人的行為比暴力作業更讓人難以容忍;第三,教師是兒童遇到的第一個“權威”,孩子對老師的崇拜和懼怕是天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透過對一些事情的態度來告訴孩子,在和老師相處中既要尊重老師,又要有平等意識,不要懼怕或盲目崇拜,當老師有錯誤的時候,要有勇氣說老師錯了。第四,如果我們沒有把握能改變老師的某個想法,就沒必要急於和老師探討誰是誰非,絕不要得罪孩子的老師。但回家後那樣和孩子說就沒必要。你應該說你的真實想法,站在一個很客觀的立場上和孩子談這件事。你想想,孩子在這個時候,多麼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啊。建議:你可以先問孩子是不是覺得不愉快,覺得委屈;要對孩子的情緒首先進行安撫,表示出你的理解。然後問孩子是不是覺得老師做得是否合適,哪裡做得不恰當,如果你是老師你將會怎樣處理……問答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個人思想的客觀公正,不要帶著情緒說話,目標要指向問題本身,而不要指向老師。透過一連串問答,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的根本錯誤在於老師觀念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