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zgmn23173
-
2 # lanfengz3
新生兒溢奶俗稱漾奶,在出生後半年內常常發生。與嘔吐不同,溢奶往往由於小嬰兒賁門較鬆弛、餵奶方法不當(餵奶時有氣體吸入胃內),以致有時在餵奶後少量奶汁倒流到口腔。應改進餵奶方法,並在每次餵奶後,將新生兒直立抱起,輕拍背部。
嘔吐是新生兒常見症狀之一,它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並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迫使食管或胃內容物從口、鼻腔湧出。嚴重嘔吐可使患兒呈呼吸暫停的窒息狀態。若護理不當有可能把嘔吐物吸入,尚可繼發呼吸道感染。反覆嘔吐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長期嘔吐影響營養的吸收,可致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症等。
新生兒嘔吐應結合起病緩急、嘔吐與飲食關係、伴隨症狀和體徵,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所見,尤其是消化道X線檢查(造影或透視),作出綜合分析。
2周以內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如下:1.嘔吐羊水。由於分娩時吞入羊水刺激胃,生後當日或次日多次嘔吐,將羊水汙染的胃內食物吐淨後,可自行緩解,一般情況良好。
2.胃扭轉。需作X線檢查方可診斷。
3.食管閉鎖或狹窄。出生後開始,每天喂水或餵奶後即嘔吐,奶汁未經消化,並含食管黏液。若合併食管氣管瘻,在喂水或奶時,還可出現嗆咳或窒息。
4.腸道閉鎖。迴腸閉鎖尤為多見,出生後24小時後出現腸梗阻體徵,頻繁嘔吐,嘔吐物可帶膽汁,且伴上腹部脹滿,出現胃腸型,且見不到胎便。
5.肛門或直腸閉鎖。出生後無胎便,24~36小時後出現嘔吐及腹脹,嘔吐物可混有胎便,腹脹嚴重不能緩解。應仔細檢查肛門和直腸。
6.胎便性腸梗阻。胎便黏稠,阻塞腸道,由於先天性胰腺囊性纖維性變,胰腺分泌減少所致。多在出生後開始嘔吐和腹脹。若診治及時,有時可以有所緩解。
7.胃或腸旋轉不良。出生後一週內或各年齡段均可發病,經常嘔吐是常見症狀。
8.巨結腸症。由於無大便,可出現乙狀結腸腸型、腹脹及嘔吐,起病較早較重者,多在1周以內發病。
9.腦部產傷。如新生兒顱內出血、硬膜下血腫、窒息綜合徵(腦水腫)等,以上情況可在出生後不久即發生嘔吐,且呈噴射性,伴有突然的尖聲哭叫(腦性尖叫)、青紫、驚厥、昏迷等症狀。結合難產或產程中窒息史,有助診斷。
10.原因不明。出生後即嘔吐,但體格檢查未見異常,3~4天后自止。原因不明,可能和輕微腦損傷或母親產前用藥有關。
回覆列表
寶寶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內容物容易溢位。站立行走後,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漸轉為垂直位。另外,新生兒胃容量較小,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肌張力較低,這些均易造成溢奶。新生兒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使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平臥時胃的內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餵養方法不當,寶寶吃奶過多,母親乳頭內陷,或吸空奶瓶、奶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而發生溢奶。餵奶後體位頻繁改變也容易引起溢奶。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奶頭,讓寶寶喘口氣,稍稍調整一下,然後繼續喂;若是母乳餵養,在母乳多的情況下,讓母親稍壓乳房,減緩乳汁流出速度,讓寶寶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餵養,餵奶時一定要將乳汁充滿奶頭,一般要求奶瓶應傾斜45度以上,千萬不可將奶瓶平放,奶頭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氣,這樣寶寶吃進很多空氣,喂完後,寶寶在排氣時,很容易將奶帶出。喂完奶以後,應將寶寶抱著豎起,輕拍其後背,讓寶寶將嚥下的空氣排出後在放平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