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古典哲學認為“現象”世界背後隱藏著一個叫“本質”的東西,一切現象由“本質”變現而來,知識只是對現象的認識,故而只是“本質”的非常非常渺小的一部分。根據這種說法,閱讀文字的目的,就是挖掘出文字的“本質意義”。換句話說,它假設一切文化都必然有著某種“本源”存在,哲學思考的目的就是去尋找“本源”。

    解構主義,或者說解釋學指出:對“本質意義”的尋求是一種徒勞無益的幻想,理解必然是誤解,閱讀必然是誤讀。不如說,理解和閱讀就是讀者所進行的另一種寫作。根據這種說法,文化就像一張紙,無數人在上面寫了又塗,塗了又寫,層層疊疊,原先的東西早就被完全覆蓋了,而且人們還不斷地在寫和塗,越寫越多,所有已寫的東西都在被刪改,掩埋,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找到文字的“本來意義”的。既然一切理解都是誤解,我們怎麼還能指望在理解中揭示什麼“本質”呢?所以知識的獲得乃是一個“消解”和“改寫”的過程。

    “後現代主義”的特徵是對意義的否定。以解構主義為前提,後現代主義對包容一切的“宏偉理論”加以解構、顛覆、褻瀆、揶揄,他們斷言: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具有根本意義上的真理性,真理總是相對存在,並被不同人以自己的方式闡釋,故爾真理是被不同的敘述假象所描述的”羅生門“,現象乃是以眾多不同敘述者的語言所建構的主觀想象。 因此,“文字”只是一些具有解構價值,等待被解構的符號的集合,知識就是這些符號七拼八湊的排列組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物和水果類的英語單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