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士蓮
-
2 # 金益皇
個人看法,第一錢的地位太高了,離了錢就沒法生活了,過年來回走動太浪費錢了,大部分都費在路上了。第二假期太短,人們都累,996.007上著好不容易歇幾天還得為應付走親訪友,不值得。第三煙花爆竹都不讓放了,扭秧歌等傳統節目也凋謝了。第四錢重要了,人情就淡了,各種比較就來了。第五科技發展了,想聊天隨時都可以,不用非跑一起了等等原因吧。但是特別懷念以前過年的時候,有說有笑,雞飛狗跳,大人喊,小孩鬧正個村就跟沸騰了一樣,現在到哪都是冷冷清清,唉,唉,唉
-
3 # —藍天下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節奏快了,心思更多用在事業和工作上;二是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與過去的生活象比,好像天天都可以"過年";三是社會進步,辦事程式化水平高,不需要過去那樣去維護複雜人情關係。
-
4 # 阿波羅1552
簡化民俗,大家沒有儀式感了。過去大家過年從大年二十八把面發開始,現在什麼都簡化沒有了。在農村民俗還保持的不錯,鄉里鄉親的還相互拜年。現在城市裡就是吃飯,看那個越來越沒意思的春晚。大街上也沒有過年的佈景,現在城市過年就是集中休息,吃飯其它的二大爺褲襠全免。最後孩子們問什麼是過年?我只能告訴孩子吃飯休息,沒有其他的的了。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許多人認為年味之所以變淡,完全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古代的生產力低下,人們就預設過年就是吃的不同,所以當生活水平提高,古代過年時吃的東西,平日裡也能吃的上,所以導致年味變淡。
人口變少
以前人多、現在人少、“人口越來越少”、“以前多生有年度大團圓的象徵意義,現代人少生,小家庭隨意解決、以前會有親戚大團圓,現在人少親戚。
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應該說娛樂越來越多樣了。以前沒得選,大家吃一樣、看一樣,年味來自這種共同體概念、以前親戚不一定常聯絡,過年圓聚才有福。現在都網路社交平臺互動。現在交通發達,資訊流暢,想見面不是難事、選擇變多了,可以出國去玩,而不在只是在家吃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年味真的一年比一年淡了,還有年夜飯吃的大家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