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莊梓001
-
2 # 紹興李珍
子曰:“學而時習之”,只說了學要時習之,那到底是要我們學什麼呢?
感恩邀答: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孔子說:“學習而經常複習修正,不也很喜悅嗎?”
這是孔子自己不斷學習和經常在複習修正中,感覺非常喜悅說得一句感嘆話。相當於《詩經·國風·衛風·淇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境界。
弟子們聽到後覺得很有啟發意義,給它記錄下來,然後編成了書。整本《論語》都是這樣的,您如果有異議,也不妨一試。
他講得學習過程就是不斷修正感悟的過程,並且每次感悟都會不斷深入,就如入寶山挖掘的過程。這個體驗您必須把每次學習都記錄下來,然後您自己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這是學習的至理,所以可作篇首。至於學什麼,隨便學什麼都是這個理。但請記住:賢良的學而奉之,不善的學而遠之。敬奉!
-
3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這句話不能離了語境,
截斷而論,
是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論語論什麼?
論君子之學也,
即《大學》之小學?(應該是前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所以反過來,
止於至善則學無止境,
所以學而時習之,
不忘故以推新。
學習既要有榜樣,
同時又要琢磨切磋,
所以樂友而來,
遠則更不易,
要麼德劭化遠,
要麼心心相惜,
豈非大樂?
人之難在於不知己不知,
是以要能夠容異見求同志,
不慍如色難,君子之基也。
到此,學而時習之,
其意瞭然矣。
最後引兌卦吧,
它正是問學之卦(還有童蒙?)
《兌》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有學問有德性的朋友遠方來,
如澤潤田,助我成業者也。
-
4 # 老喵玩遊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是千古名句,意思是說,把學到的知識要是能常常複習,“溫故而知新”,難道不是很快樂的事嗎?知識學問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和其他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溫習舊知識能舉一反三,從而得到新的知識,這本身就是件很快樂的事;縱向而言,一門知識是一根鏈條,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時習之”,才能打好基礎對接新知識。“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亦。”一個人作學問要有戰略眼光,把學到的知識透過“縱橫捭闔”,向長、寬拓展,以初學的知識為基礎,反覆溫習琢磨才能成為“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也是說的這個道理。可惜一些人學到了一點新知識就把它束之高閣、不問不聞,時間長了就慢慢淡忘了,這樣一來,由於基礎不牢新知識就難以接受,最後落個功虧一簣的結果。至於題主說的“學的是什麼”,我認為是泛指涉及“仁義禮智信”的各個方面的學問,拿到現在來說,就是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有的朋友根據古字“而”和“天”有相近似之處便斷定是學“天文”,我覺得有些牽強,因為孔聖人是儒家,不是道家更不是天文學家,他怎會研究“天”呢?
回覆列表
要我們跟自然學,跟天學。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的學問都是從自然中來的,《論語》中的《學而》應該是《學天》,因為古代的“而”字跟“天”字寫得很像,所以抄的人很可能把它抄錯了。
故“學而時習之”應該是“學天時習之”。這也正符合中國古人以自然為老師,向天學習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