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母親去世後“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過去在家“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儘管外祖母“心肝兒肉”地疼她,寶貝兒似的待她,但總有寄人籬下之感,待人處事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處,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飯,她婉言謝絕了:“舅母愛惜賜飯,
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一席話既表明了她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她待人接物是處處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而黛玉料定那是賈政之位,絕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見,黛玉連坐在哪裡,都非常細心,絕不輕易從事。
在賈母房中吃飯時,更是如此。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當王熙鳳拉黛玉入座時,黛玉也十分推讓了一番,直到賈母作了解釋後,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與在意,還表現在隨時改正一些不適宜的對答上。比如當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照實回答:“只剛唸了《四書》。 ”但當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時,賈母卻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黛玉聽得賈母這樣說,覺得自己剛才失了口,所以當寶玉問她讀什麼書時,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黛玉這種“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謹慎態度,是她寄人籬下感情的反映,也是節選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兩段關於外貌、神情和風韻的描寫:1.眾人見黛玉時對她的年齡、 舉止言談、身體面龐和風流態度的描寫。2.寶玉見黛玉時,對黛玉的外貌、神韻的描寫,運用對偶、比喻等手法,以華美對稱的語言,寫出了寶玉眼中所見的黛玉的嬌容。表現黛玉的共同點: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尤其怕“哭”與“淚”,不但照應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為以後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林黛玉母親去世後“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過去在家“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儘管外祖母“心肝兒肉”地疼她,寶貝兒似的待她,但總有寄人籬下之感,待人處事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處,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飯,她婉言謝絕了:“舅母愛惜賜飯,
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一席話既表明了她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她待人接物是處處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而黛玉料定那是賈政之位,絕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見,黛玉連坐在哪裡,都非常細心,絕不輕易從事。
在賈母房中吃飯時,更是如此。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當王熙鳳拉黛玉入座時,黛玉也十分推讓了一番,直到賈母作了解釋後,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與在意,還表現在隨時改正一些不適宜的對答上。比如當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照實回答:“只剛唸了《四書》。 ”但當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時,賈母卻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黛玉聽得賈母這樣說,覺得自己剛才失了口,所以當寶玉問她讀什麼書時,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黛玉這種“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謹慎態度,是她寄人籬下感情的反映,也是節選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兩段關於外貌、神情和風韻的描寫:1.眾人見黛玉時對她的年齡、 舉止言談、身體面龐和風流態度的描寫。2.寶玉見黛玉時,對黛玉的外貌、神韻的描寫,運用對偶、比喻等手法,以華美對稱的語言,寫出了寶玉眼中所見的黛玉的嬌容。表現黛玉的共同點: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尤其怕“哭”與“淚”,不但照應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為以後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