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帛書本“上善治水”,後人修改成“上善若水”,是錯該。聖人之治,是人世間最高明的治,那就是無為之治,也就是上善之治。打個比方,上善之治,如同水。後人因此改寫成“上善若水”。實際來說,“治水”二字更能夠和聖人無為之治聯想到一起,所以,“若水”不如“治水”,後人所改,又是錯改。 2 帛書本“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後人改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顯見是從“有靜”演化來的。有靜,從修行角度看,比“不爭”的含義要深刻得多,不爭替代有靜,只有修行不到老子高度的後來人才想得出的。 3 帛書本“故幾於道矣”,後人把“矣”字去掉,又是錯。對照通行本,能夠發現,後人這般亂填亂砍處數不勝數。中國古文何其簡練,隨便去掉一個字,加上一個字,允許嗎? 4 帛書本“予善信”,後人解釋不通,索性分開來,分成兩句“與善仁,言善信”,修改者覺得這樣才說的通,便這樣動了分離手術。實際上,信字,取伸的含義。給予,要向水那樣善於伸展自己,也就是說無為要善於伸展。 後人用心雖然良苦,但自己看不懂便擅自改動經文,這是對道德經的嚴重褻瀆。 5 帛書本“正善治”,後人修改成“政善治”,又是錯改。正能夠解通,何故要改?害老子不淺,害後人不淺。 6 帛書本“夫唯不靜”,後人修改成“不爭”,又是錯改,錯以為“不靜”說不通。實際,靜字是通的。不懂修行的人,面對靜字才說不通了。 水固然有靜,但文中所說的水善這善那,又都是不靜。豈不矛盾?不修道人看上去是矛盾,修道人知道這不矛盾。
1 帛書本“上善治水”,後人修改成“上善若水”,是錯該。聖人之治,是人世間最高明的治,那就是無為之治,也就是上善之治。打個比方,上善之治,如同水。後人因此改寫成“上善若水”。實際來說,“治水”二字更能夠和聖人無為之治聯想到一起,所以,“若水”不如“治水”,後人所改,又是錯改。 2 帛書本“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後人改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顯見是從“有靜”演化來的。有靜,從修行角度看,比“不爭”的含義要深刻得多,不爭替代有靜,只有修行不到老子高度的後來人才想得出的。 3 帛書本“故幾於道矣”,後人把“矣”字去掉,又是錯。對照通行本,能夠發現,後人這般亂填亂砍處數不勝數。中國古文何其簡練,隨便去掉一個字,加上一個字,允許嗎? 4 帛書本“予善信”,後人解釋不通,索性分開來,分成兩句“與善仁,言善信”,修改者覺得這樣才說的通,便這樣動了分離手術。實際上,信字,取伸的含義。給予,要向水那樣善於伸展自己,也就是說無為要善於伸展。 後人用心雖然良苦,但自己看不懂便擅自改動經文,這是對道德經的嚴重褻瀆。 5 帛書本“正善治”,後人修改成“政善治”,又是錯改。正能夠解通,何故要改?害老子不淺,害後人不淺。 6 帛書本“夫唯不靜”,後人修改成“不爭”,又是錯改,錯以為“不靜”說不通。實際,靜字是通的。不懂修行的人,面對靜字才說不通了。 水固然有靜,但文中所說的水善這善那,又都是不靜。豈不矛盾?不修道人看上去是矛盾,修道人知道這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