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七絕《登科後》。原文: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譯文: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賓士,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擴充套件資料孟郊四十一歲那年,曾兩度前往京城考進士,但都名落孫山。最後在第三次應考時,他考中了進士。為了表達自己的愉快情緒,他高興地作了這首《登科後》。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彷彿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一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賓士於鮮花爛漫的長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裡宴集同年,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並不留連於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是不能看盡的。然而詩人儘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徵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徵。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孟郊,唐代詩人,漢族。生於湖州武康,父親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崑山縣尉,家中清貧,孟郊從小生性孤僻,很少與人往來。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後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七絕《登科後》。原文: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譯文: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賓士,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擴充套件資料孟郊四十一歲那年,曾兩度前往京城考進士,但都名落孫山。最後在第三次應考時,他考中了進士。為了表達自己的愉快情緒,他高興地作了這首《登科後》。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彷彿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一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賓士於鮮花爛漫的長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裡宴集同年,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並不留連於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是不能看盡的。然而詩人儘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徵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徵。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孟郊,唐代詩人,漢族。生於湖州武康,父親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崑山縣尉,家中清貧,孟郊從小生性孤僻,很少與人往來。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後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