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0995342817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週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二十四節氣的含義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立夏:夏季的開始。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立秋:秋季的開始。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小寒:氣候開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先把24節氣的名稱按次序列下,分為四組,每組又分為前後兩半: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24節氣歌,說的是農曆的24個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滿芒夏暑相連,即: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處露秋寒霜降,即: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生平經歷及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