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影吉

    這部電影其實挺老了,2003年上映於美國,八年後,我念初中,老師在一節拓展課上將我們集中起來,播放了這部影片。

    當時是為了迎合即將到來的高考,為了激勵我們更加刻苦的學習,希望我們能夠透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現實卻是很多我們中有很多人都無視讀書可能帶給我們的力量,無所事事著打發著日子,就等著畢業後就出去“掙錢”。

    那時候的我,應該算是班上的三好學生,年級前十,作文寫得好連帶著語數外成績都很不錯。可能是跟我從小喜歡看小說月報之類的老刊物有關(我老家屋子裡都是一箱一箱的老書,不知道我爸咋做到的喜歡玩手機還能兼顧看書),印象最深的就是沂蒙山那片,哪怕我現在已經忘了名字,但是故事情節都還記得清清楚楚。我常常在那種老房子的木樓上一坐就是半天,一直到天Sunny徹底暗了才放下。這也可能是後來我成了個大大的近視眼,眼睛也越來越小的原因吧。

    不過,我也因此養成了喜歡寫點什麼的東西,那時候正是初中,寫作文也就成了自己唯一的發揮之地,當然偷偷也會藏起來一兩個本子,還有模有樣地寫了兩篇小說(現在已經不知道去哪兒了)。後來隨著課業漸漸多了起來,也因為玩心重,平常放學就跟著小夥伴跳皮筋拍籃球啥的,再加上那時候已經開始流行各種紙質刊物,自己總覺得自己水平太低,一度放棄。

    如果說喜歡寫點什麼只是一個種子的話,《風雨哈佛路》就是給我的那顆種子澆上的水。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雖然跟電影想要傳達的勵志意圖不太一樣,但是那時候還在年少的我,驚喜地認識到:原來透過努力,你想要的一切命運都會饋贈給你!

    當然,現在的我知道這種想法是十分幼稚的,但是那時候對於我來說,這無異於一劑強心針,讓我徹底堅定了自己的愛好。那就是寫點什麼,寫出個名堂。

    時至今日,雖然不能說自己已經做到了筆耕不輟,但依然能夠偶爾享受文字帶給自己的來自精神、物質方面的小確幸,當初的堅持,雖然幼稚,我卻不會覺得丟人。

    誰都會有幼稚的時刻,但當你回憶起來時候,是否會覺得丟人,則取決於你從你那個幼稚的想法中得到了什麼。因為《風雨哈佛路》,我更重視知識的力量,也更堅定自己的夢想,我得到了年少迷茫時不由分說的鼓勵,更得到了這一生都將陪伴我的寫作好習慣,真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人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