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7633067606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相互競 爭的思想流派,根據漢代歷史學家劉歆 《漢書?藝文志》中的概括,最為主要 的有十家,分別是:

    (1 )儒家,以六藝為法,崇尚 “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 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 治”和“仁政”。

    (2)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 “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 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 化,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

    (3 )墨家,以“兼相愛,交相 利”作為學說的基礎。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不 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

    (5) 名家,因從事論辯名(名 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 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

    (6) 陰陽家,因提倡陰陽五行學 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

    (7)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 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 活動的謀士。

    (8) 雜家,戰國末期的綜合學

    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 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 顏師古注)而得名。

    (9) 農家,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 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 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 一切工作的首位。

    小說家,《漢書"藝文志》 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 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雲中吹蕭誘明月,怎麼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