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非常相信天命,認為一個人出生於世,受多少苦,享多少福,能幹點什麼,上天都已賦予好了。事業成敗,功勞大小,雖說是經過自己的努力,但那都是天意所在,命運所致,無需驕恃悲歡。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驪姬之禍,公子重耳逃亡國外,顛沛流離於各國19年,受盡千辛萬苦,最終在秦國幫助下,到晉國當上了國君,是為晉文公。陪著重耳在外逃亡的大臣有狐毛、狐匽、趙衰、介子推等人,一直忠心耿耿,守護著重耳,歷經千難萬險,飽受雪雨風霜,甚至在幾天沒有吃食的情況下,飢寒交迫,介子推為了重耳活命,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為公子熬粥。後來重耳回國成了國君,重耳重重封賞了與自己一起逃亡的大臣,狐毛狐匽趙衰等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祿,不枉生死一場。當要封賞介子推時,介子推卻不願接受封賞,揹著自己的老孃偷偷逃避去了綿山隱居。為什麼對重耳有保駕救命之恩的介子推不願接受封賞呢?在他偷走前,與老孃有段對話,表明了介子推不接受封賞的原因。介子推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有八個已死去,只有文公一人還在。惠公、懷公,沒有與其親近的人,國外諸侯和國內臣民都厭棄他們。看來上天還沒有滅絕晉國,國家定有明主。能主持晉國祭典而繼承王祚的,只有他重耳了。其實是上天要立文公為君,而我們這些隨從逃亡的人卻居為己功,這不是欺妄嗎?竊取人家的錢財,都還叫做盜賊,更何況貪天之功而作為自己的功勞呢?在下的人把欺妄之罪當作合理的事,在上的國君對奸邪之人加以獎賞,上下相互欺矇,我是難以和他們同處一朝了!”介子推的母親說:“你何不去求賞呢?不然默默無聞地死了,又去怨恨誰呢?”介子推說:“既然我斥責貪天之功為罪過,又去效仿他,那罪過就更重了。更何況我已對上下相欺之事發出了怨言,就更不應再享受那封賞了。”他母親說:“那也應該讓人們知道一下你的功勞啊?”介子推說:“言辭,是人身的文飾。自身都要退隱了,還文飾幹什麼?如果再文飾,那就是又有了自求顯達之心啊!”他母親最終同意了介子推的做法,就和介子推一同隱居綿山山林而死。晉文公派人尋找介子推,甚至火燒綿山,也沒逼出介子推母子,就只好將綿上之田賜作介子推的祭田,定清明節為寒食日,以追思祭奠有功的介子推。
也許吧,介子推之所以不願接受晉文公的封賞,或許看透了君臣相欺矇的真相,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環境條件有變,人心也會隨之有變,功成身退,才不至於毀功壞名,才能永保自己內心的那份清靜。
古人都非常相信天命,認為一個人出生於世,受多少苦,享多少福,能幹點什麼,上天都已賦予好了。事業成敗,功勞大小,雖說是經過自己的努力,但那都是天意所在,命運所致,無需驕恃悲歡。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驪姬之禍,公子重耳逃亡國外,顛沛流離於各國19年,受盡千辛萬苦,最終在秦國幫助下,到晉國當上了國君,是為晉文公。陪著重耳在外逃亡的大臣有狐毛、狐匽、趙衰、介子推等人,一直忠心耿耿,守護著重耳,歷經千難萬險,飽受雪雨風霜,甚至在幾天沒有吃食的情況下,飢寒交迫,介子推為了重耳活命,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為公子熬粥。後來重耳回國成了國君,重耳重重封賞了與自己一起逃亡的大臣,狐毛狐匽趙衰等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祿,不枉生死一場。當要封賞介子推時,介子推卻不願接受封賞,揹著自己的老孃偷偷逃避去了綿山隱居。為什麼對重耳有保駕救命之恩的介子推不願接受封賞呢?在他偷走前,與老孃有段對話,表明了介子推不接受封賞的原因。介子推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有八個已死去,只有文公一人還在。惠公、懷公,沒有與其親近的人,國外諸侯和國內臣民都厭棄他們。看來上天還沒有滅絕晉國,國家定有明主。能主持晉國祭典而繼承王祚的,只有他重耳了。其實是上天要立文公為君,而我們這些隨從逃亡的人卻居為己功,這不是欺妄嗎?竊取人家的錢財,都還叫做盜賊,更何況貪天之功而作為自己的功勞呢?在下的人把欺妄之罪當作合理的事,在上的國君對奸邪之人加以獎賞,上下相互欺矇,我是難以和他們同處一朝了!”介子推的母親說:“你何不去求賞呢?不然默默無聞地死了,又去怨恨誰呢?”介子推說:“既然我斥責貪天之功為罪過,又去效仿他,那罪過就更重了。更何況我已對上下相欺之事發出了怨言,就更不應再享受那封賞了。”他母親說:“那也應該讓人們知道一下你的功勞啊?”介子推說:“言辭,是人身的文飾。自身都要退隱了,還文飾幹什麼?如果再文飾,那就是又有了自求顯達之心啊!”他母親最終同意了介子推的做法,就和介子推一同隱居綿山山林而死。晉文公派人尋找介子推,甚至火燒綿山,也沒逼出介子推母子,就只好將綿上之田賜作介子推的祭田,定清明節為寒食日,以追思祭奠有功的介子推。
也許吧,介子推之所以不願接受晉文公的封賞,或許看透了君臣相欺矇的真相,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環境條件有變,人心也會隨之有變,功成身退,才不至於毀功壞名,才能永保自己內心的那份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