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陽雲笛

    完全贊同題主的觀點。母愛是本能,連低階動物都可以做到。但孝敬父母卻是建立在後天的相處關糸以及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且孝敬父母僅限於亞洲個別文化淵源深厚且傳統的國家,特別是中國。國外提倡的是敬老愛幼,把孝變成了敬,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和公德層面,而中國把孝敬父母提到道德層面,本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隨著多元化國際接軌和東西方文化交流,贍養父母的義務會不會從法律中修改,也未可知啊。

  • 2 # 太上老百姓

    原始動物,母愛應該不是很明顯。根據達爾文的優勝劣汰原理,剛出生弱小的動物,幾乎沒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必須依靠父母的保護和餵養。如果所有的父母都不保護子女,那這個物種就沒有辦法延續下去。所以漸漸的,母愛(有時候是父愛,但母愛大於父愛)便成了本能並且透過遺傳一直延續下去。

    隨著物種進化的更加聰明的,有了一定的思維時候,這種母愛本能,漸漸的變成一種義務,變成一種責任,這種義務和責任如同緊箍咒,時時提醒,時時約束。如果違反了,便會受到良心,甚至群體的譴責。

    孝順,也同樣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一個群體不知道尊老,不贍養父母或者老人,那麼其父母和老人將會寒心,將不會繼續保護和撫養弱小的子女,這個物種遲早會滅絕。所以孝順,也是本能,漸漸的成為責任和義務。

    現在年輕人的孝順,開始變淡。究其原因,完全是父母縱容的結果,孩子一出生,便把他當老祖宗那樣供著,最好的東西都給子女,對他們百依百順。這樣讓孩子們誤以為自己就是地球的中心,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還有孝心呢?長此以往,該是怎樣的報應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要班裡每個學生最少出2塊錢給班長買生日蛋糕慶祝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