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36651584010

      嶺 上 紅 梅  範大成 (南宋)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城中誰解惜娉婷?遊子路傍空復情。  花不能言客無語,日暮清愁相對生。  賞析:  南宋范成大是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晚年隱居蘇州石湖闢範村,自建梅園,蒐集多種梅花,以供賞樂,石湖也成山水絕勝之地。當朝許多文人雅客,常會集此地賦詩作文。姜夔的《暗香》、《疏影》便是在石湖梅園中填成。  這首《嶺上紅梅》,曾讓我誤以為兩首不同的絕句,檢視《永樂大典》(殘卷)後才知是一完整版律詩。造成誤解的原因有二:一是前四句與後四句風格變化太大,前四句清新出挑,後四句泛泛入俗。二是韻律存疑:律詩的用韻非常嚴格,必須一韻到底,不能通韻、重韻或換韻。而在此詩中,竹、足、谷、婷、情、生,怎麼看都是兩韻。  細看《嶺上紅梅》,不難發現唐大詩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影子。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用對比手法,道出地理環境不同花期也不同的自然現象,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脈相承。所不同的是,範詩同時讚揚了梅之清冷高潔。  喜歡“江面春風一枝足”和“寂寞傾城在空谷”兩句。“江面春風一枝足”,文面上看,說的是梅花“迎春故早發”,詠其不畏嚴寒獨自開放,雖無意苦爭春,但春使仍非其莫屬,而非陌上淺草與楊柳。字面外,卻隱隱讓我領略了一份“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痛楚,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情有獨鍾、知足常樂。這份痛,體現在詩中是後四句的“清愁”;那份樂,則是“得良人,夫復何求!”的自我陶醉。而“寂寞傾城在空谷”,讓人黯然不已。這石湖梅,絕世之姿而居於幽冷清谷,莫非也有一份難與人言的落寞與無奈? 繁華最寂寞,傾城亦枉然!心有慼慼。唉!.....或當理解為:雖在偏遠之地人跡罕至,仍傾城怒放,搖曳生姿,清氣襲人,暗香迷人,“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花開無人顧,自賞更銷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沒有增幅過的武器用不了一次性增幅器,去哪裡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