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發展的?
6
回覆列表
  • 1 # 高大福

    一個行業實力的強弱,無非取決於資本和人才的積累,臺灣的晶片行業也不例外。

    說起臺灣的晶片行業,其實是有很多過去包括現在都耳熟能詳的名字:威盛、HTC、臺積電、聯發科、聯電、茂德、力晶、日月光等等。

    客觀地講,在整個晶片產業鏈中,上游的EDA、IP、裝置材料基本都被歐美日壟斷,臺灣的競爭力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晶片製造(代工)和封裝、測試等環節。雖然如此,晶片製造的門檻也非常的高,它是一種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力密集的綜合產業。例如:僅資金而言,臺積電的一條7nm生產線就需要投資100億美元以上。

    為什麼臺灣的晶片製造行業那麼強?首先,全球晶片製造業的裝置和技術支撐主要由東京電子、應用材料、諾發、Lam、ASML以及美國四大儀器公司提供。在這點上臺灣並沒有所謂「禁售」的問題,可以買到最新最好的「生產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其次,中國內部的民間資本正式進入大規模積體電路是在2000年左右,比臺灣整整晚了十幾年(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987年就建立了臺積電),這十幾年的差距導致了臺灣具有人才和經驗方面的優勢。好訊息是去年年底中芯國際把臺積電的前高管梁孟松招至麾下,梁曾經幫助臺積電和三星的晶圓廠取得成功,這對於中芯國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利好訊息。

    另外,早在這次中興事件前的2014年,政府已經從國家安全和戰略層面考慮晶片行業的發展計劃;可以肯定的是,積體電路行業也就是晶片行業,是十三五規劃以及今後很多年,國家要大力發展和攻堅的專案,屬於重中之重。最近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的二期正在醞釀中,完成以後大基金一期和二期以及所帶動的社會資金總額將超過萬億。

    最後想說的是,臺灣在晶片製造領域有它的先發優勢,而目前中國大陸正在積極趕超,無論是投錢還是投人,只要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剩下來的只是時間問題。

  • 2 # 老戎老

    臺灣晶片行業還是非常牛逼的,是目前全球晶片領域的主要玩家。

    臺灣晶片的發展是起源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佈局非常早,並逐步逐步發展形成了聯字開頭的幾家公司(聯華,聯電,聯發科)以及臺積電等等幾家目前比較有名的晶片公司,覆蓋從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封裝測試等各個領域。

    2019年美國專利局公佈的前二十大專利發明公司,中國有兩家在榜,一家是華為,另外一家是臺積電,其中臺積電的排名在前十之內,高於華為。由此可見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確實有它的核心競爭力,有核心專利和核心技術。

    臺積電目前是臺灣主要的經濟貢獻者,臺積電在臺灣的位置相當於三星在南韓的位置,臺北股票市值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由臺積電構成。去年臺積電的股票漲幅達到百分之六七十,臺灣股民從臺積電身上獲得的收益達到全年工資的收益,可見晶片行業在臺灣經濟中起到的支柱作用以及給臺灣人民帶來的好處。

    但是臺灣晶片製造同樣也存在軟肋,最大的軟肋是裝置和軟體,比如說EDU光刻機同樣也是來自於荷蘭AMSL ,設計軟體來自於美國幾家公司。因此可以看出,晶片行業是一個高度的全球化分工合作的行業,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獨自發展生存。

    因此,如果對臺灣進行制裁,臺灣晶片行業沒有存活的可能性,很快會完蛋。

    中國大陸具備晶片發展的所有條件,我們不僅市場巨大,同時我們目前已經在晶片的設計、製造、測試和封裝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企業叢集。但是在晶片裝置領域非常的薄弱,這是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地方。

    全球的格局已經發生了深遠的變化,中美脫鉤越來越明顯,因此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我們都必須要建立自己獨立的晶片能力。

    上個月國家釋出成立的有九十家單位參加的晶片聯盟,吹響了中國真正發展晶片的號角,我們希望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之內,中國能夠逐步逐步打造晶片的端到端的製造能力,使得中國晶片的危機逐步逐步得到緩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勒布朗什麼時候復出?他有可能打到4萬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