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天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8.【註釋】
9.逮:到,及。不逮,指燭光照不到。
10.穿壁:在牆上找洞。
11.邑人:謂同縣的人。古時“縣”通稱為“邑”。
12.大姓:富戶;大戶人家。
13.文不識:姓文名不識。
14.與:幫助。
15.傭作:做僱工辛勤勞作。
16.償:值,指報酬(回報)。
17.怪:感到奇怪。
18.資:出資。
19.大學:很大的學問。
20. (結論)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21.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裡。怎麼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為求取他人教益。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天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8.【註釋】
9.逮:到,及。不逮,指燭光照不到。
10.穿壁:在牆上找洞。
11.邑人:謂同縣的人。古時“縣”通稱為“邑”。
12.大姓:富戶;大戶人家。
13.文不識:姓文名不識。
14.與:幫助。
15.傭作:做僱工辛勤勞作。
16.償:值,指報酬(回報)。
17.怪:感到奇怪。
18.資:出資。
19.大學:很大的學問。
20. (結論)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21.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裡。怎麼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為求取他人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