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種樂器。
鈸和鑔的區別:
1、由來不同
鈸:鈸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中國中原。
鑔:鑔是由鈸派生而來的一種中國樂器。相傳在宋人所繪《番王按樂圖》中,有其為胡人舞蹈伴奏形象,可知年代已久。
2、外形不同
鈸: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
鑔:響銅製,缽形,外觀與鈸十分相像,一般鑔體較小,故民間稱小鈸為鑔。鑔面較平,厚度比鈸稍薄、較鐃略厚,中部碗小頂圓。通常面徑12釐米~20釐米,碗徑為面徑的2/5、碗高1.5釐米~2.5釐米,碗頂鑽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
鈸
鑔
3、演奏場合不同
鈸: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於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鑔: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藏戲、京劇、豫劇、晉劇等戲曲、少數民族民間樂隊、河北吹歌、十番鑼鼓、福州評話、 福建南音、潮州鑼鼓等器樂合奏和舞蹈伴奏中,也是重要的節奏樂器。
不是一種樂器。
鈸和鑔的區別:
1、由來不同
鈸:鈸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中國中原。
鑔:鑔是由鈸派生而來的一種中國樂器。相傳在宋人所繪《番王按樂圖》中,有其為胡人舞蹈伴奏形象,可知年代已久。
2、外形不同
鈸: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
鑔:響銅製,缽形,外觀與鈸十分相像,一般鑔體較小,故民間稱小鈸為鑔。鑔面較平,厚度比鈸稍薄、較鐃略厚,中部碗小頂圓。通常面徑12釐米~20釐米,碗徑為面徑的2/5、碗高1.5釐米~2.5釐米,碗頂鑽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
鈸
鑔
3、演奏場合不同
鈸: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於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鑔: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藏戲、京劇、豫劇、晉劇等戲曲、少數民族民間樂隊、河北吹歌、十番鑼鼓、福州評話、 福建南音、潮州鑼鼓等器樂合奏和舞蹈伴奏中,也是重要的節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