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ecky小倩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誌之一。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透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製,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謝肇制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產量最多所致。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 2 # 使用者4163059234182

    陶器---粘土為胎,經加工成型後,800—1000℃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坯體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聲音不清。陶器可區分為細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無釉或有釉陶器。品種有灰陶、紅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

    瓷器---瓷石、高嶺土等胎,經加工成型後,外表施有釉或彩繪,在窯內經過1280-1400℃高溫燒製,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裝飾種類豐富多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胗的三種家常做法?